《凯歌》是明代文学家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一场胜利的战斗。诗的前两句写将官接到军令立即行动,率领精兵长途奔袭;后两句聚焦于巷战,短兵相接,杀敌无数,最终大获全胜,充分表达出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来犯敌人切齿的痛恨。全诗笔风雄健,叙述痛快淋漓。
凯歌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中叶,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后胡宗宪任抗倭军务总督,苦战数年,兼用计谋,始将倭乱平息。胡宗宪喜招纳文士,许多诗人被引入总督幕府,沈明臣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作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时胡宗宪于烂柯山上宴请将士,酒酣乐作,沈明臣援笔立就,酾酒高吟,作此《凯歌》,一书胸臆。
翻译注释
翻译
将官带领着五千精兵衔枚夜行,秘密领取军符,号令严明。
狭窄的小巷里和敌人短兵相接,杀人就像割草一样悄然无声。
注释
(1)衔枚:古代进兵袭击敌人时,令士兵衔枚于口中,以防出声。枚:形如筷子,两头有带,系在头颈上。
(2)军符:也称“兵符”“虎符”,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
(3)短兵:这里指刀剑等短兵器。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沈明臣的诗
相关推荐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行香子·三山作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愁展翠罗衾,半是馀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徐熙杏花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凌波仙·吊陈以仁
钱塘人物尽飘零,赖有斯人尚老成。为朝元恐负虚星命。
凤箫寒,鹤梦惊,驾天风直上蓬瀛。芝堂静,蕙帐清,照虚梁落月空明。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菩萨蛮·罗衣隐约金泥画
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声颤觑人娇,云鬟袅翠翘。
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绣幌麝烟沉,谁人知两心?
瑞鹧鸪·少年曾侍汉梁王
少年曾侍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当初酒盏宁辞满,今日闲愁不易当。暗想胜游还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赠黔南贾使君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