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

〔明代〕沈明臣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作品简介

《凯歌》是明代文学家沈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一场胜利的战斗。诗的前两句写将官接到军令立即行动,率领精兵长途奔袭;后两句聚焦于巷战,短兵相接,杀敌无数,最终大获全胜,充分表达出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来犯敌人切齿的痛恨。全诗笔风雄健,叙述痛快淋漓。

创作背景

明嘉靖中叶,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极大破坏。后胡宗宪任抗倭军务总督,苦战数年,兼用计谋,始将倭乱平息。胡宗宪喜招纳文士,许多诗人被引入总督幕府,沈明臣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作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时胡宗宪于烂柯山上宴请将士,酒酣乐作,沈明臣援笔立就,酾酒高吟,作此《凯歌》,一书胸臆。

翻译注释

翻译

将官带领着五千精兵衔枚夜行,秘密领取军符,号令严明。

狭窄的小巷里和敌人短兵相接,杀人就像割草一样悄然无声。

注释

(1)衔枚:古代进兵袭击敌人时,令士兵衔枚于口中,以防出声。枚:形如筷子,两头有带,系在头颈上。

(2)军符:也称“兵符”“虎符”,军队中调兵遣将的凭证。

(3)短兵:这里指刀剑等短兵器。

全文拼音版

kǎi
xiánméiqiānbīnglǐngjūnhàolìngmíng
xiáxiàngduǎnbīngxiāngjiēchùshāréncǎowénshēng

作者介绍

沈明臣(1518—1596),明代诗人,字嘉则,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平生作诗7000多首。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著有《丰对楼诗选》43卷,《越草》1卷。

沈明臣的诗

相关推荐

行香子·三山作

〔宋代〕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後,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

玉壶吟

〔唐代〕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赠黔南贾使君

〔宋代〕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