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木阁山火

〔明代〕王守仁

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

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

天公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

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赪。

作品简介

《元夕木阁山火》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山火的诗,发生山火的地方是龙场的木阁箐,诗中写了山火之威猛,作者用皇宫中元霄节扎的彩山和九门立仗列烛的所谓壮观景象与木阁山火比较以衬托山火之烈。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荒村过元宵偶然遇到天放晴,野火在峰头烧起处处照得通明。

内苑只知道把彩灯堆成鳌山,皇宫玩的火城也只是空说的游戏。

上天真是为我开了奇观,大地有这座山我永世都不会忘情。

但却担心火势波及满山松柏,希望野火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烧毁。

注释

(1)内苑:皇帝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下句的九门是同一意思。

(2)被:波及。

(3)赪:红色。此处引申为焚烧。

全文拼音版

yuánshānhuǒ
huāngcūndēngǒuféngqíngshāofēngtóuchùchùmíng
nèiyuàndànzhīáozuòlǐngjiǔménkōngshuōhuǒwèichéng
tiāngōngwèikāiguānyǒushānshìqíng
quèkǒngyánwēibèisōngbǎixiūjiàoshísuìtóngchēng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创立“心学”,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对程朱理学“格物穷理”的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和道德自觉,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其学说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平定为患江西的宁王之乱,展现军事才能。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等,文集为《王文成公全书》。

相关推荐

元丹丘歌

〔唐代〕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元夜

〔宋代〕朱淑真

压尘小雨润生寒,云影澄鲜月正圆。

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

香街宝马嘶琼辔,辇路轻舆响翠軿。

高挂危帘凝望处,分明星斗下晴天。

元宵

〔明代〕唐伯虎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二首·其一

〔明代〕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元夕二首·其二

〔明代〕王守仁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綵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元日

〔唐代〕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