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黄昏时候,在苍苍的山林里,一阵凄风刮来,黄色的茅叶沙沙作响。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猛虎一旦离开自己的巢穴,棕熊都会望风而逃!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
它竖起尾巴如同军队的大旗,磨牙如同刀剑的锋刃。
猛气吞赤豹,雄威慑封狼。
它凶猛而雄威,吞吃赤豹,踏死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它不吃犬不吃猪,不窜篱笆不翻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它盘踞在大道当中吃人肉,而且表现得扬扬自得,堂堂皇皇。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吃人是我的本分,怎能说我行事不祥?
糜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鹿被吃是它命该被吃,这一类软弱不能自保的动物怎能不被伤害。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你们在遍野设网,防范我不伤人。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那我肚肠饥饿,不吃人怎么能行呢!”
注释
(1)猛虎行:系乐府旧题,为三僧虔《伎录》所载平调七曲之一。《乐府诗集》题解中载其古辞四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尚非全篇。后人作此题者,题旨不尽相同。唐代李贺《猛虎行》和张籍《猛虎行》才明显以猛虎比拟藩镇割据一方,世袭为恶。这个曲题也就带上一些寓言色彩了。
(2)茅:茅草。
(3)熊罴:哺乳动物,体大,能爬树、游水。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4)掉尾为旗纛:尾巴摇动如大旗,形容虎的汹汹气势。掉:摇摆。
(5)铓:刀剑等的尖端,锋刃。
(6)赤豹:豹中较凶猛者。
(7)封狼:狼中较凶猛者。
(8)豕:猪。
(9)藩:篱笆,屏障。
(10)当途:在大道之上。
(11)堂堂:形容洋洋自得而正大。
(12)罝网:渔猎之网。
(13)圆方:古代盛菜肴的器具,这里指设置捕杀的械具或陷阱。
(14)馁:饥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