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戏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许国无功”为核心,以《冰天》《桂海》两幅画为触动联想、引起感慨的媒介,从回顾平生南北驱驰的经历,到感叹身世飘萍、年纪老大,到表明归田本意,表现了一个有报国之志的正直士大夫的人生历程和心灵历程。全诗典丽精工,语言精练。
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戏题
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
酒边蛮舞花低帽,梦里胡笳雪没鞯。
收拾桑榆身老矣,追随萍梗意茫然。
明朝重上归田奏,更放岷江万里船。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当时作者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一位名叫李友直的画工,为范成大画了《冰天》《桂海》两幅画。《冰天》画乾道六年(1170)诗人为祈请国信使出使金国渡黄河时的情景,《桂海》画诗人游佛子岩道中的情景(佛子岩距桂林十里,一山突起,山腰有上、中、下三洞)。诗人读画后,触动身世之感,题了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可叹一心以身报国却功业难就,枉自驱南驰北奋勇向前。莫非上天一片盛情厚意,让我充分认识家国美好山川。
眼下身处“桂海”,歌酒筵前蛮舞翩翩帽花旋,梦中人在“冰天”,胡笳声中大雪埋过了鞍鞯。
如今人将老矣,欲待收拾无奈为时已晚,身如水上浮萍,漂泊不定回首一派茫然。
明朝再次奏请归田,能否容我岷江万里放舟直下家园。
注释
(1)画工:画师、画家。
(2)李友直:(1134—1199),字书益,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人。官至朝奉大夫,工山水。
(3)冰天桂海:两幅画的画题。
(4)使北虏:指范成大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国。
(5)佛子岩:一名钟隐岩,在今广西桂林郊外。范成大于乾道八年(1172)冬奉命知静江府(今桂林)。
(6)许国:以身报国,为国效忠的意思。
(7)浪:这里有徒然、枉自的意思。
(8)著鞭:加鞭,含有争光、奋勇向前之意。语出西晋刘琨书信中语:“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友人祖逖)先吾着鞭。”
(9)饱识:充分认识。
(10)蛮舞:南方的舞蹈。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带歧视性的称呼。
(11)花低帽:舞者帽上簪有红槿花,跳舞时,花随舞姿而高低或旋转。这句写桂林的风土习俗。
(12)胡笳:指金兵军营中吹奏的乐器,其声悲凄。
(13)没:覆盖。
(14)鞯:衬托马鞍的坐垫,通常“鞍鞯”合用。
(15)桑榆:旧传日没处,指日暮,此喻晚年。
(16)萍梗:指水上漂泊无定的小草断梗之类,此处喻指行踪无定。
(17)重上:再上。
(18)归田奏:向皇帝请求允许归隐田园的奏章。这里指辞去四川制置使的任命。
(19)更:这里是何须……再的意思。
(20)岷江:水命,长江支流,在四川。
(21)万里船:暗用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按:范成大作此诗时,已接改官四川制置使的朝命,但他愿继续留任桂林,也曾请辞朝命,故有此语。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范成大的诗
相关推荐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鹘行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功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画龙点睛
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云:“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腾去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归?
画眉禽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画工弃市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画鱼
绿波春水没渔家,杨柳青青拂钓槎。
三月江南春雨歇,一双鳣鲔上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