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秋怀

〔元代〕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作品简介

《普天乐·秋怀》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一支散曲,此曲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忧伤身世的深沉思绪。全曲讲究格律、辞藻,用典较多,文词工巧婉约,颇能体现“小山乐府”的特色。

创作背景

张可久是一个始终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负的失意者,这首《普天乐·秋怀》就是他自觉岁月销磨而功名难遂的悲叹。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翻译注释

翻译

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

为那两字功名,岁月匆匆不饶人,镜中人已白发频添。垂钓的严光,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

注释

(1)西风驿马:指在萧瑟西风中驱马奔忙。

(2)吴江:即松江,为太湖最大的支流。

(3)钓鱼子陵:指拒绝汉光武帝征召隐居垂钓的严光。

(4)思莼季鹰:张翰,字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吹来,因思念故乡风物,遂去官返乡,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是谓“思莼”。

全文拼音版

tiān··qiū怀huái
wèishuímángfēimìng西fēng驿luòyuèshūdēngqīngtiānshǔdàonánhóngjiānglěng
liǎnggōngmíngpínkànjìngráorénbáixīngxīngdiàolíngchúnyīngxiàopiāolíng

作者介绍

张可久(1270—1350),浙江庆原路(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多次任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年(1341年),为昆山幕僚。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工散曲,尤善小令,与乔吉齐名。主要作品有《小山乐府》。

张可久的诗

相关推荐

普天乐·湖上废圃

〔元代〕张可久

古苔苍,题痕旧。疏花照水,老叶沉沟。蜂黄点绣屏,蝶粉沾罗袖。

困倚东风垂杨瘦,翠眉攒似带春愁。寻村问酒,无人倚楼,有树维舟。

普天乐·咏世

〔元代〕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普天乐·柳丝柔

〔元代〕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梨。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普天乐·闲居

〔元代〕张养浩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

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鷃高低。

普天乐·嘲西席

〔元代〕张鸣善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

普天乐·花园改道院

〔元代〕任昱

锦江滨,红尘外,王孙去后,仙子归来。寒梅不改香,舞榭今何在?富贵浮云流光快,得清闲便是蓬莱。门迎野客,茶香石鼎,鹤守茅斋。

普天乐二首

〔元代〕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