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二

〔唐代〕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

(1)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2)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3)来:语助词,无义。

凉州词二首·其二拼音版

liángzhōuèrshǒu··èr
chánběiwàngyúnduīshādēngtánhuí
hànjiātiānjīnshénkěnqīnguīlái

作品简介

《凉州词二首·其二》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唐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通过"单于"的祭祀行为与"汉家天子"的强势姿态形成鲜明对比。前两句描写匈奴首领频繁祭祀求战的场景,后两句转写唐朝天子的神武拒和。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在雄浑豪放中透露出民族自信,是盛唐边塞诗中别具一格的佳作,反映了当时唐帝国强盛的国势和开放进取的时代精神。

创作背景

《凉州词二首·其二》此诗创作于开元年间(713-741年),正值盛唐国力强盛时期。当时唐朝对突厥等北方民族采取强硬政策,一改汉朝以来"和亲"的怀柔手段。诗中"拂云堆"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是突厥祭祀的重要场所,"杀马登坛"的仪式凸显游牧民族的尚武特性。王之涣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胡人的不安躁动,更歌颂了唐玄宗的英明神武,表达了诗人对盛唐气象的自豪之情。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诗雄浑豪迈,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最为脍炙人口,虽仅存诗六首,却篇篇经典。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后辞官漫游,与高适、王昌龄等交游唱和。诗风壮阔昂扬,尽显盛唐气象,是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相关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