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表弟董樵书至

〔明代〕宋琬

数枉山中信,江湖问逐臣。

怜予常作客,知尔尚依人。

刀俎惊前梦,渔蓑老此身。

故园风俗薄,犹有葛天民。

作品简介

《喜表弟董樵书至》是清代诗人宋琬所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颔二联写董樵常常来信问及诗人的生活处境,但他本身也并不安定,一位是逐臣,一位是倦客,两者都在凄凄惶惶的奔走乱离之中;颈颔二联写自我的遭遇、志向以及对董樵人品的颂扬。此诗的语言富有含蕴,对仗工稳,结构自然得体,尾联上的对比烘托更显得效果非凡,诗的内容与艺术的结合是相当完美的。

创作背景

诗人的老家在山东莱阳,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起义后,族人有告他与于七勾通,因此丢了官,坐了三年监狱。宋碗出狱后,流寓江南多年,过着江湖逐臣的生活,而表弟董樵从家乡常通与其音讯,使诗人心情得到莫大的慰籍。《喜表弟董樵书至》这首诗即事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多次烦劳你寄信山中,慰问我漂泊江湖的情景。

可怜你常年他乡为客,知道你寄人檐下似飘蓬。

想往事刀俎之下如噩梦,看如今身披渔蓑老此生。

故乡的风俗虽然浅薄,终还有淳朴安闲的古老遗风。

注释

(1)枉:意为“有劳”。

(2)逐臣:流落江湖的人。

(3)刀俎:指受人宰割的处境。

(4)故园风俗薄:“故园”句:控告他的竟是一位族人,所以有“故园风俗薄”的慨叹。

(5)葛天民:相传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个部落,民风淳厚。此指董樵。

全文拼音版

biǎodǒngqiáoshūzhì
shùwǎngshānzhōngxìnjiāngwènzhúchén
liánchángzuòzhīěrshàngrén
dāojīngqiánmèngsuōlǎoshēn
yuánfēngbáoyóuyǒutiānmín

作者介绍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宋琬的诗

相关推荐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宋代〕吴文英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喜雨

〔两汉〕曹植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喜迁莺·花不尽

〔宋代〕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代〕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