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表弟董樵书至》是清代诗人宋琬所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颔二联写董樵常常来信问及诗人的生活处境,但他本身也并不安定,一位是逐臣,一位是倦客,两者都在凄凄惶惶的奔走乱离之中;颈颔二联写自我的遭遇、志向以及对董樵人品的颂扬。此诗的语言富有含蕴,对仗工稳,结构自然得体,尾联上的对比烘托更显得效果非凡,诗的内容与艺术的结合是相当完美的。
喜表弟董樵书至
数枉山中信,江湖问逐臣。
怜予常作客,知尔尚依人。
刀俎惊前梦,渔蓑老此身。
故园风俗薄,犹有葛天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诗人的老家在山东莱阳,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七起义后,族人有告他与于七勾通,因此丢了官,坐了三年监狱。宋碗出狱后,流寓江南多年,过着江湖逐臣的生活,而表弟董樵从家乡常通与其音讯,使诗人心情得到莫大的慰籍。《喜表弟董樵书至》这首诗即事抒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多次烦劳你寄信山中,慰问我漂泊江湖的情景。
可怜你常年他乡为客,知道你寄人檐下似飘蓬。
想往事刀俎之下如噩梦,看如今身披渔蓑老此生。
故乡的风俗虽然浅薄,终还有淳朴安闲的古老遗风。
注释
(1)枉:意为“有劳”。
(2)逐臣:流落江湖的人。
(3)刀俎:指受人宰割的处境。
(4)故园风俗薄:“故园”句:控告他的竟是一位族人,所以有“故园风俗薄”的慨叹。
(5)葛天民:相传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个部落,民风淳厚。此指董樵。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宋琬的诗
相关推荐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晴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喜迁莺·吴江与闲堂王臞庵家
烟空白鹭。乍飞下、似呼行人相语。细縠春波,微痕秋月,曾认片帆来去。万顷素云遮断,十二红帘钩处。黯愁远,向虹腰,时送斜阳凝伫。
轻许。孤梦到,海上玑宫,玉冷深窗户。遥指人间,隔江烟火,漠漠水葓摇暮。看葺断矶残钓,替却珠歌雪舞。吟未了,去匆匆,清晓一阑烟雨。
喜雨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终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喜迁莺·花不尽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喜春来·七夕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
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喜同费君长官游
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闲。
此亦有君吾茂乐,不辞高远共跻攀。
喜浑吉见访
公子春衫桂水香,远冲飞雪过书堂。
贫家冷落难消日,唯有松筠满院凉。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