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松源山路的险峻奇绝,前两句"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极言山势之陡峭逼仄,后两句"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则突然转入清幽的溪源之景,形成强烈对比。全诗通过空间转换展现旅途的艰辛与发现的喜悦,体现了杨万里善于捕捉自然瞬间变化的艺术特色,也暗含人生探索的哲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一
侧塞千山缝也无,上天下井万崎岖。
昨朝曾过芙蓉渡,寻到溪源一线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这组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山行途中只见千山相连,竟没有一丝缝隙。山峰高耸入云,山谷深如万丈,行路崎岖艰难。
昨天我曾路过芙蓉渡口,如今顺着溪流找到了狭窄如线的源头。
注释
(1)侧塞:积满充塞貌。
(2)千山:极言山多。
(3)崎岖: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4)昨朝:昨天。
(5)芙蓉渡:地名。《江西通志》卷三十四:“芙蓉渡,在弋阳县西北九十五里。”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过真州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
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
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过虎门
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何存。
至今遗垒余残石,白浪如山过虎门。
过长平作长平行
世间怪事那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
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
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
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
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
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
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也送东诸侯。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过下梅
不特山盘水亦回,溪山信美暇徘徊?
行人自趁斜阳急,关得归鸦更苦催!
过景陵
武皇精魄久仙升,帐殿凄凉烟雾凝。
俱是苍生留不得,鼎湖何异魏西陵。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翠带千镮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过闽关
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过旧宅二首·其一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