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心寺中岛》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佛寺孤岛为吟咏对象,首联“水木深不极,似将星汉连”以夸张笔法勾勒出秘境通天的幽邃意境;颔联“中州唯此地,上界别无天”强化了此地的唯一性与神圣感;颈联“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通过雪压猿枝、花隐鹤泉的工笔描写,展现自然与禅境的交融;尾联点出高僧终老此地的决心,将空间永恒性延伸至时间维度。全诗以虚实相生之法构建出尘佛国,在清绝意象中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禅修的向往。
称心寺中岛
水木深不极,似将星汉连。
中州唯此地,上界别无天。
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
师为终老意,日日复年年。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称心寺中岛》此诗当作于方干中年隐居镜湖期间。诗人屡举进士不第后长期徜徉于浙东山水,与禅林高僧往来密切。称心寺位于越州(今绍兴)镜湖岛上,是当时著名禅修圣地。诗中“雪折停猿树”暗合浙东冬季湿雪景致,“浴鹤泉”实指寺中灵异泉眼。末句“师为终老意”既赞寺僧修行之坚,亦寄托自身“永绝青云望”的归隐之志,与诗人《赠诗僧怀静》中“庵前云卷舒”的禅悟形成互文。
翻译注释
翻译
树木高耸入云,溪流深不见底,像是要将天地连接在一起。
整个中华大地只有这么一片美景,连仙界也没有这一方天地。
雪花飞落停留在猿猴攀爬过的树上,零落的花瓣藏身于仙鹤濯身的泉水中。
我愿在此终老,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
注释
(1)中州:中原地区。
(2)上界: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永遇乐·长忆别时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濉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柳梢青·岳阳楼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芦花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澹如楼读书
三年不读南朝史,琐艳浓香久懒熏。
偶有遁逃聊学佛,伤於哀乐遂能文。
忏除绮语从居易,悔作雕虫似子云。
忧患百经未闻道,空阶细雨送斜曛。
摸鱼儿·对西风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暮天修竹,头白倚寒翠。
枭将东徙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咏雨·其一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