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宋代〕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作品简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词,该词写羁旅行役之愁。上片写景,起句场面阔大,格调豪爽,其下景色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格调也由豪爽转入凄迷,表达了逐客的郁郁情怀。下片抒情,极言“儒冠误身”之恨和命蹇途穷之悲,接着以景托情,亦凄楚悲凉。全词情景交融,形象鲜明。

创作背景

自绍圣四年(1097年)起,晁补之被贬到南方监酒税。远离帝京的他,恋阙心理在词创作中多有表现。元符二年(1099年),晁补之贬信州监酒税时写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翻译注释

翻译

青山渐渐被暮霭笼罩红日慢慢向西坠落,浩浩长江奔腾不息汹涌地向东流去。天空中缕缕残霞就像有花纹的罗绮渐渐散开,回首望去浩淼的烟波掩映着漫漫路途。令人忧愁的是离京城越来越远逐渐模糊,愁云惨雾暮霭沉沉中京都究竟藏在何处。几处闪烁不定的微弱的渔火,使人迷离恍惚不知船坞远近。一叶船帆渐渐低垂下来,停泊在前面的江浦。

默默地回想自己的一生,独自悔恨常常为追求功名所误。自己就像阮籍那样已到穷途末路,而归隐田园的情趣却常常受阻。遥望普照千里楚地的皎皎素月,此刻竟是这样令人伤感凄楚。怨恨那如泣如诉的竹枝歌啊,为何声声愁怨为谁痛苦。凄厉的猿啼悲哀的鸟鸣声,仿佛惊动了整个岛屿。昏暗的烛光下久久难以入眠,卧听着津渡边的声声更鼓。

注释

(1)黯黯青山红日暮:青山渐暗,红日西沉。

(2)余霞散绮: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3)坞:水边停船的地方。

(4)儒冠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挎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富家子弟养尊处优,而一般读书人往往潦倒一生。

(5)阮途穷:晋人阮籍,佯狂不羁,纵酒颓放,常驾车独游,等到路走不通了,便痛苦而返。表现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6)断魂:因悲伤而神情恍惚。

(7)平楚:平远的树林。

(8)竹枝歌:《乐府诗集》:「《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阮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

(9)津鼓:渡头的更鼓。

全文拼音版

shényǐn··biǎnduìjiāngshānzuò
ànànqīngshānhónghàohàojiāngdōngzhùxiásànxiàngyān使shǐrénchóuchángānyuǎnzàichùdiǎndēngxiǎojìnpiànfānbàngqián
ànxiǎngpíngshēnghuǐguānjuéruǎnqióngguīxīnduànhúnyuèqiānshāngpíngchǔguàizhúzhīshēngshēngyuànwèishuíyuánniǎoshíjīngdǎo屿zhúànchéngmiántīngjīn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文学家。元丰二年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词文俱佳,词风清丽,近柳永;散文流畅,得苏轼真传。代表作《摸鱼儿·东皋寓居》等词作,写隐居闲适之乐,语言明快。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晚年隐居金乡,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其文学创作融合豪放与婉约,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晁补之的诗

相关推荐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宋代〕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宋代〕柳永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迷神引·看月开帘惊飞雨

〔清代〕郑文焯

看月开帘惊飞雨,万叶战秋红苦。霜飙雁落,绕沧波路。

一声声,催笳管,替人语。银烛金炉夜,梦何处?到此无聊地,旅魂阻。

眷想神京,缥缈非烟雾。对旧河山,新歌舞。好天良夕,怪轻换华年柱。

塞庭寒,江关暗,断钟鼓。寂寞衰灯侧,空泪注。苕苕云端隔,寄愁去。

迷神引·莫笑行云无觅处

〔近代〕徐树铮

莫笑行云无觅处。梦隔海东苍雾。秋罗细展,堆鬓春博住。美人魂,英雄胆,向天诉。冉冉冲涛起,迷涧树。湿翠一程程,送归路。

醉俯嵩高,万里中原暮。看九州烟,如龙虎。试招飞鹤,碧霄迥,流霞翥。平夕阳收,轻雷动,便为雨。舒卷不随风,盈大宇。出岫亦閒情,自今古。

迷神引·秋雁

〔清代〕苏穆

一曲笙簧临碧树。闲却了蝉无数。

当时应悔,送得春归去。一声声,还疑被、落花误。

怎唤得春回,迷旧路。且复约春心,傍秋住。

弱柳侵帘,袅袅寻飞絮。问画梁间,参差羽。

紫霄寒起,可传得、侬幽素。

万种深情,凄凉调,不成诉。曾共玉楼人,移雁柱。

弹遍十三弦,泪如雨。

迷神引·饯金篯孙南归

〔近代〕夏孙桐

脉脉乡心春帆路。盼入素秋凉浦。

连烽未息,且离筵阻。警西风,莼鲈愿,漫轻误。

南雁随阳翼,堕烟雾。珊澥渔竿拂,问巢父。

岁月编摩,槁项同辛苦。卷压归装牛腰数。

史亭高筑。宝残帚,千金护。小长芦,烟波杳,唤鸥鹭。

今夜当窗月,杯共注。衰杨何堪折,断肠处。

迷神引·恻恻轻寒珠帘卷

〔清代〕陈匪石

恻恻轻寒珠帘卷。素月几回留看。

南楼夜笛,引关山怨。荡晴空,飞归雁。阵云乱。

终古龙沙雪,梦中远。花外东风紧,又春晚。

万感人间,未语先肠断。觉客途赊,欢期短。

俊游金谷,好风月,今谁管。泪鹃残,林莺老,野鸥散。

芳草无情碧,迷望眼。明朝兰舟发,载愁满。

迷神引·杨柳摇青堤边树

〔近代〕汪东

杨柳摇青堤边树,又值禁烟佳序。

雕鞍画毂,拥平川路。傍溪行,桃花散,似红雨。

追忆当年友,共尊俎。挥手云山隔,竟何许。

屈指人生,半是伤离绪。对冶游天,嬉春侣。

黯然回首,忍重寻,临岐处。笛飘扬,邮亭远,旅魂阻。

休为年芳晚,闭朱户。残宵听鶗鴂,更悲苦。

迷神引·过露筋祠丛树荒烟怆然成弄

〔清代〕冯煦

水佩风裳寒未剪,门外嫩阴笼碧。

扬灵何处,湖上烟如织。柳濛濛,斜阳卷,画旂湿。

一匊蘋香采,春渡寂。废殿薜萝丛,暮云入。

太息湘灵,莫鼓钱郎瑟。灌木凄迷,残鸦泣。

怒潮流恨,算千古,空午夜。

更菰芦中,疏星晚,起鱼笛。缺月堕无痕,归怨魄。

曲曲奏神弦,近寒食。

迷神引·题胡高甫墓石

〔近代〕赵熙

片碣青山传万古。断送一条归路。魂兮鉴否。

是前朝墓。卅年来,君家事,久非故。

破屋围书坐,留老父。乱草冷秋阴,傍慈母。

第一嘉州,历劫伤心处。记九峰云、乌尤雨。

海棠香国,好风日,吟烟渡。几何时,沧桑影,幻朝暮。

留我作孤臣,悲杜宇。月夜锦城东,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