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行

〔清代〕梁佩兰

庚寅冬,耿、尚二王入粤,广州城居民流离窜徙于乡,城内外三十里所有庐舍坟墓,悉令官军筑厩养马,梁子见而哀焉,作《养马行》。

贤王爱马如爱人,人与马并分王仁。

王乐养马忘苦辛,供给王马王之民。

马日龁水草百斤,大麦小麦十斗匀。

小豆大豆驿递频,马夜龁豆仍数巡。

马肥王喜王不嗔,马瘦王怒王扑人。

东山教场地广阔,筑厩养马凡千群。

北城马厩先鬼坟,马厩养马王官军。

城南马厩近大海,马爱饮水海水清。

西关马厩在城下,城下放马马散行。

城下空地多草生,马头食草马尾横。

王谕养马要得马性情,马来自边塞马不轻。

人有齿马,服以上刑。

白马王络以珠勒,黑马王络以紫缨,紫骝马以桃花名。

斑马缀玉缫,红马缀金铃。

王日数马,点养马丁。

一马不见,王心不宁。

百姓乞为王马,王不应。

作品简介

《养马行》是清代诗人梁佩兰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揭露耿继茂和尚可喜二王爱马之甚,而百姓欲为王作马而不成,写成百姓遭受苦难之深重,以讽刺二王不仁不义,养马祸民的罪行。全诗多用铺排笔法,末句忽写及百姓以反衬,更突出讽刺主题。

创作背景

《养马行》这首诗作于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冬天。其时,清耿继茂、尚可喜二王率军陷广州,清兵在广州城内进行了十分残暴的屠杀,以至城中尸横遍野,渠水为之不流。广州城中及附近居民逃奔流离于远乡。城内外三十里之房屋,悉为官军马厩。诗人见而哀之,乃作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贤王爱马就像爱人一样,人与马一同分享王的仁心。

王乐于养马忘记了辛苦,王的民众为王马提供补给。

一匹马每天吃一百斤水草,大麦小麦也要平均十斗。

小豆大豆运送频繁,马夜晚吃豆仍然还要数回。

马养肥了,王就高兴不发怒,马瘦了,王就发怒打人。

东山教场地面广阔,建造马厩养上成千上万群的马。

北城马厩是先祖的坟墓,也建成马厩让官军养马。

城南马厩靠近珠江,马喜欢喝清澈的珠江水。

西关马厩在城下面,城下好放马,马可以散行。

城下的空地野草多生,马低头吃草横放着马尾巴。

王下令“养马要了解马的性情,马来自边塞马不能轻视。

谁根据马齿数计算马的年龄,就要判处重刑”。

白马用珍珠马笼头装饰,黑马用线缕珠宝装饰,紫骝马用桃花作名字。

斑马彩色丝线连缀玉石点缀,红马金子打造的铃铛点缀。

王每天都清点马的数量,还清点养马丁。

一匹马没看到,王心绪不宁。

而百姓乞求成为王的马,王却不答应。

注释

(1)贤王:与下句的“王仁”皆嘲讽之辞。

(2)分王仁:分享二王的仁政。

(3)龁:咬,吃。

(4)十斗匀:指每天十斗。

(5)驿递:用驿马运输。

(6)数巡:几次。

(7)嗔:怒。

(8)扑:打。

(9)东山教场:即东教场,在广州城东。教场,军队操练的场所。

(10)先鬼坟:以前是坟塞。

(11)大海:指珠江。广州人习惯把珠江称为“海”。

(12)谕:告谕,命令。

(13)齿马:谓根据马齿数计算马的年龄。《礼记·曲礼》:齿路马(亦作“辂马”,古代君主驾车的马)者诛。”谓计算国君马匹年龄的要杀头。此用其典。

(14)上刑:重刑。

(15)珠勒:用珍珠装饰的带嚼口的马笼头。

(16)缨:缨络。用线缕珠宝结成的妆饰品。

(17)缀:装饰、点缀。

(18)玉缫:即玉璪。用彩色丝线连缀玉石而成,做装饰用。

(19)应:读平声,答应。

全文拼音版

yǎngxíng
xiánwángàiàirénrénbìngfēnwángrén
wángyǎngwàngxīngōnggěiwángwángzhīmín
shuǐcǎobǎijīnmàixiǎomàishídòuyún
xiǎodòudòu驿píndòuréngshùxún
féiwángwángchēnshòuwángwángrén
dōngshānjiàochǎng广guǎngkuòzhùjiùyǎngfánqiānqún
běichéngjiùxiānguǐfénjiùyǎngwángguānjūn
chéngnánjiùjìnhǎiàiyǐnshuǐhǎishuǐqīng
西guānjiùzàichéngxiàchéngxiàfàngsànxíng
chéngxiàkōngduōcǎoshēngtóushícǎowěihéng
wángyǎngyàoxìngqíngláibiānsāiqīng
rényǒu齿chǐshàngxíng
báiwángluòzhūlēihēiwángluòyīngliútáohuāmíng
bānzhuìsāohóngzhuìjīnlíng
wángshùdiǎnyǎngdīng
jiànwángxīnníng
bǎixìngwèiwángwángyīng

作者介绍

梁佩兰(1629—1705),字芝五,号药亭,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少日读数千言,通经史百家。顺治十四年(1657)乡试举第。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年近六十改翰林院庶吉士。未一年遽乞假归,结社兰湖,以诗酒为乐。客以他事请者,引疾不听闻;持诗文至,则披衣倒屣,讲论不休。与屈大均、陈恭尹并称“岭南三家”,但三人诗风并不同。又与程可则、陈恭尹、王邦畿、方殿元、方远、方朝并称“岭南七子”。有《六莹堂集》。

梁佩兰的诗

相关推荐

元日述怀

〔唐代〕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登辨觉寺

〔唐代〕王维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听筝

〔唐代〕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定风波·熊耳东原汉故宫

〔金代〕元好问

熊耳东原汉故宫,登临犹记往年同。底事爱君诗句好?解道,河山浮动酒杯中。

存没悠悠三十载,谁会,白头孤客坐书空。黄土英雄何处在?须待,醉寻萧寺哭春风。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晚望

〔清代〕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上枢密韩太尉书

〔宋代〕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