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三

〔唐代〕高适

皤皤河滨叟,相遇似有耻。

辍榜聊问之,答言尽终始。

一生虽贫贱,九十年未死。

且喜对儿孙,弥惭远城市。

结庐黄河曲,垂钓长河里。

漫漫望云沙,萧条听风水。

所思强饭食,永愿在乡里。

万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作品简介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三》是高适组诗的收官之作,以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位黄河钓叟的永恒形象。全诗通过“辍榜问之”的对话框架,展现“皤皤河滨叟”的生存哲学:“贫贱九十年”的生命韧性,“结庐黄河曲”的空间坚守,“永愿在乡里”的精神归属,共同构成对盛唐浮躁世风的沉默批判。末句“万事吾不知”的淡然,与组诗开篇的世情感慨形成环形结构,在平凡叙事中完成对生命本质的诗意叩问。

创作背景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三》此诗作为组诗终章,创作时间与前作相隔数年,约在天宝三载(744年)高适再度漫游黄河时。诗中“九十年未死”的钓叟,暗合李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的时空观照,实为诗人自身人生理想的投射——经历长期干谒无成后,高适开始重新审视“功名”与“本真”的价值序列。这种通过平民视角反观士人命运的手法,直接影响其后《封丘作》等名篇的创作,标志着诗人现实主义风格的成熟。

翻译注释

翻译

河边那位白发的老翁,相遇时似有羞恶之心。

停住船桨姑且问他,回答从头到尾条理分明。

一生虽然贫贱,却活了九十年未离世。

且欢喜能与儿孙相伴,更惭愧远离城市喧嚣。

在黄河转弯处筑屋,在长河中垂钓。

望茫茫云沙,听风声水声萧条。

所思不过努力吃饭保重身体,永远愿在乡里安居。

世间万事我都不知晓,心意只如此简单。

注释

(1)皤皤:满头白发。形容年老。

(2)有耻:有知耻之心。

(3)榜:船桨,亦可指船。

(4)漫漫:《文苑英华》作“溟漫”。

(5)强饭食:勉强进食。

全文拼音版

shèhuángzhōngzuòshísānshǒu··shísān
bīnsǒuxiāngshìyǒuchǐ
chuòbǎngliáowènzhīyánjǐnzhōngshǐ
shēngsuīpínjiànjiǔshíniánwèi
qiěduìérsūncányuǎnchéngshì
jiéhuángchuídiàozhǎng
mànmànwàngyúnshāxiāotiáotīngfēngshuǐ
suǒqiángfànshíyǒngyuànzàixiāng
wànshìzhīxīnzhǐ

作者介绍

高适(704—765),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其诗雄浑豪放,多写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与岑参并称“高岑”,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等慷慨悲壮,展现盛唐气象。早年潦倒,后从军边塞,官至淮南、剑南节度使,封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仕途最显达者之一。诗风质朴刚健,充满建功立业之志,为边塞诗派杰出代表。

相关推荐

自嘲

〔近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洛之越

〔唐代〕孟浩然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代〕白居易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宋代〕苏轼

金山楼观何眈眈,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自咏示客

〔宋代〕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自代内赠

〔唐代〕李白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自蓟北归

〔唐代〕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