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此诗为中唐诗人杨巨源的代表作,以敏锐的艺术触觉捕捉早春的特有景致。首句"诗家清景在新春"直抒胸臆,点明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偏爱;次句"绿柳才黄半未匀"以精准的笔触描绘柳芽初绽的微妙状态,一个"半"字尽显春意的萌动;后两句通过对比"花似锦"的盛春景象,突出早春的独特审美价值。全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新,体现了中唐诗人追求"新奇"的美学倾向,对后世"春景诗"的创作影响深远。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城东早春》此诗约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时杨巨源在长安任职。中唐时期,诗坛出现追求"清新奇丽"的风尚,此诗正是这种审美趣味的典型体现。诗中"上林"借指长安繁华之地,暗含对宫廷应制诗浮华风气的疏离。诗人通过对"半未匀"的早春景色的赞美,表达了艺术创作贵在"领异标新"的文学主张,这与韩愈"唯陈言之务去"的革新精神遥相呼应。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注释
(1)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2)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
(3)新春:即早春。
(4)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5)匀:均匀,匀称。
(6)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7)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8)俱:全,都。
(9)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巨源的诗
相关推荐
城外
露寒风定不无情,临水当山又隔城。
未必明时胜蚌蛤,一生长共月亏盈。
城上
有客虚投笔,无憀独上城。
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
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
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城西陂泛舟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城西访友人别墅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城楼晓望
哑哑乌啼起戍楼,朅来登望思堪愁。
山横雁碛皆东下,江刬龙荒尽北流。
金甲日凝千帐晓,画旗风急六台秋。
征夫绝塞踪难定,肠断樽前玉腕骝。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城南五题·其三·贵侯园
名园虽是属侯家,任客闲游到日斜。
富贵位高无暇出,主人空看折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