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

〔清代〕高鼎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

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

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作品简介

《偶书》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登高望远起兴,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守拙自持的孤寂情怀。首联“高楼人去碧天长”以空阔景象烘托孤独;颔联用谢尚识袁宏、韩康隐市的典故,写知音难觅之憾;颈联“丧家非秦赘”自嘲漂泊无依,“悯世非楚狂”言志非佯狂;尾联“白云沧海”的苍茫意象,将二十年守拙的坚守与迷茫推向高潮。全诗用典精当,情感沉郁,展现了晚清文人面对时代剧变的典型心态。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伫立在高楼之上,看着长空万里,人来人往,同时观赏着远方点点帆影迎接着落日余晖。

我心中渴望能与名儒谢尚相遇,并在市井中认识有隐逸高士韩康。

虽然我曾经丧失家庭,并遭受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但我并不愤世嫉俗,也不陷于狂妄自大之中。

在茫茫一片白云和沧海之中,我最终选择以平凡的姿态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

注释

(1)谢尚: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将领,豫章太守谢鲲之子、太傅谢安从兄。

(2)韩康:字伯休,东汉人士,皇甫谧著《高士传》中人物,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得知。遂以“韩康”借指隐逸高士。

(3)秦赘: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秦代男子家贫无以为婚者,得入赘妇家。后因以借指赘夫。

全文拼音版

ǒushū
gāolóuréntiānchángdiǎndiǎnfānyíngluòhuáng
gǎnzhōuzhōngféngxièshàngmànláoshìshàngshíhánkāng
sàngjiājìngfēiqínzhuìmǐnshìcéngshìchǔkuáng
èrshíniánláiyóushǒuzhuōbáiyúncānghǎizǒngmángmáng

作者介绍

高鼎(1828—1880),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拙吾诗稿》等。

高鼎的诗

相关推荐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日偶成

〔宋代〕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九月十日偶书

〔五代〕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偶书

〔唐代〕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夜雨山翁家偶书

〔明代〕王守仁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

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

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

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

山中立秋日偶书

〔明代〕王守仁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

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

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

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