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边将

〔唐代〕韦庄

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

万里只携孤剑去,十年空逐塞鸿归。

手招都护新降虏,身著文皇旧赐衣。

只待烟尘报天子,满头霜雪为兵机。

作品简介

《赠边将》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悲壮沉郁的笔调,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忠诚报国却功业未成的边将形象,抒发了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与对时代动荡的忧思。首联“征向金微”“马出榆关”以辽阔地理空间展开征程的苍茫背景;颔联“万里孤剑”“十年塞鸿”以数字对比极写孤勇与岁月虚掷;颈联“新降虏”“旧赐衣”暗含今昔荣辱的对照;尾联“霜雪为兵机”以白头守边的形象,将个人命运与家国责任融为一体。全诗对仗工整,气格雄浑,在晚唐颓靡诗风中罕见地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慷慨遗响。

创作背景

《赠边将》此诗作于晚唐时期(约9世纪末),时藩镇割据、边患频仍(如吐蕃、党项侵扰)。韦庄亲身经历黄巢之乱与唐室衰微,诗中“金微”(金山,即阿尔泰山)、“榆关”(山海关)泛指西北与东北边塞,“文皇旧赐衣”可能暗指唐太宗时期赫赫武功的消逝。边将“十年空归”的遭遇,既是对戍边者功业难酬的慨叹,亦隐喻晚唐王朝无力重整河山的困境。“满头霜雪”的形象凝聚了诗人对乱世中坚守者的敬意与悲悯,折射出末世文人的深重忧患。

翻译注释

翻译

过去因征讨远方敌人向金微山进军,跨马出榆关如一只飞翔的鸟一样轻盈。

戍边万里,带着宝剑去,十年时间毫无建树只能归家。

手中有新投降的俘虏,身上穿着文皇旧时赏赐的衣服。

只等待未来的某次战斗来报答天子,满头的白发都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机会。

注释

(1)昔:从前,过去。

(2)榆关: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中牟县南。

(3)烟尘:烽烟和征程。借指战争。

全文拼音版

zèngbiānjiàng
yīnzhēngyuǎnxiàngjīnwēichūguānniǎofēi
wànzhǐxiéjiànshíniánkōngzhúsài鸿hóngguī
shǒuzhāoxīnxiángshēnzhuówénhuángjiù
zhǐdàiyānchénbàotiānmǎntóushuāngxuěwèibīng

作者介绍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及第,后入蜀依附王建,任前蜀宰相。其诗多以伤时、怀乡、感旧为主题,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被誉为“秦妇吟秀才”。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其词清丽疏朗,情感真挚,善用白描手法。著有《浣花集》。

相关推荐

赠卫八处士

〔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丁仪

〔两汉〕曹植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

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赠刘蓝田

〔唐代〕王维

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赠黔南贾使君

〔宋代〕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赠崔侍郎·其二

〔唐代〕李白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

洛阳因剧孟,访宿话胸襟。

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

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

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

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