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释

(1)兵家:一作「由来」。

(2)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5)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6)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题乌江亭拼音版

jiāngtíng
shèngbàibīngjiāshìbāoxiūrěnchǐshìnánér
jiāngdōngduōcáijùnjuǎnchóngláiwèizhī

作品简介

《题乌江亭》这首七言绝句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首诗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题乌江亭》这首咏史诗。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杜牧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秋晴独立南亭

〔唐代〕杨发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

如今有待终身贵,未若忘机尽日闲。

心似蒙庄游物外,官惭许掾在人间。

开襟自向清风笑,无限秋光为解颜。

洗脚亭

〔唐代〕李白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峨眉亭

〔明代〕张以宁

碧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

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

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