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亭》这首七言绝句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这首诗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题乌江亭》这首咏史诗。一说作于开成四年(839年)。
翻译注释
翻译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
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释
(1)兵家:一作「由来」。
(2)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3)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4)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5)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豪」。
(6)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全文拼音版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峭拔,尤擅七绝与咏史诗,代表作《泊秦淮》《山行》《阿房宫赋》等,以精炼的语言讽喻时政,抒写怀古之思。曾任中书舍人,晚年居樊川别墅,故文集名《樊川文集》。其诗赋兼具豪迈与细腻,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杜牧的诗
相关推荐
题松汀驿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
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
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长安主人壁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题凤翔府天庆观
得道年来八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
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货乌金混世流。
题寒江钓雪图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题甘泉居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
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
行看罗浮去,此心聊复足。
题竹林寺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
题阳关图二首·其一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得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