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行五首·其一

〔唐代〕刘禹锡

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好日起樯竿,乌飞惊五两。

作品简介

《淮阴行五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是仿照南朝乐府旧题《长干行》所写成的一组民歌,五首诗描述了作者所见到的淮阴(今江苏淮安)的沿江景象以及船妇的内心情感。组诗多用心理描写手法,情感缠绵悱恻,风格含蓄婉转。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刘禹锡任职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时期。当时刘禹锡因风大浪急,难以行舟,滞留淮阴,而作诗五首,供乐府吟唱之用。诗中淮阴风情,足堪入歌,可见唐时淮阴水上盛况。

翻译注释

翻译

拥簇簇的淮阴市,竹楼排列在河岸上。

晴空太阳从桅杆出升起,乌鸦飞起惊动了测风的五两。

注释

(1)簇簇:簇:此指房舍攒聚密布。

(2)樯竿:桅杆。

(3)五两:测风器具。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全文拼音版

huáiyīnxíngshǒu··
huáiyīnshìzhúlóuyuánànshàng
hǎoqiáng竿gānfēijīngliǎng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他出身儒学世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雄健豪迈,兼具哲理与民歌风味,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广为传诵。刘禹锡早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谜,但始终乐观豁达。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的诗文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刘禹锡的诗

相关推荐

淮民谣

〔宋代〕尤袤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抚摩力不给,将奈此扰何。

淮阳感怀

〔魏晋〕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