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清代〕纳兰性德

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蹙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难睡。西风月落城乌起。

作品简介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描写了词人在渌水亭良宵独酌时的悠然心态。词的开头描绘了词人伫立在渌水亭。词的结尾“西南月落城乌起”是以景结情的典范,既是对实景的描写,又暗示出词人当时的心绪正如月落之后的群鸦乱飞。全词在片语之间,情境浑然天成,余韵悠悠。

创作背景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该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后的某个秋夜时分的渌水亭,纳兰性德因为面对渌水亭秋夜的良辰好景,却暗自怀愁难寐的心绪而写下了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池塘水波清澈,金色月亮倒映水中,秋风徐来,掀起一片涟漪,水波荡漾,像抛下了一把细碎的金子。如此良辰美景本该邀朋唤友,对酒当歌。却不料万般惆怅涌上心头,深夜难眠,无心饮酒。辗转反侧,直至看尽月落乌啼,天际破晓,竟是通宵未眠。

注释

(1)渌水亭:建在渌水边的园亭,落成于康熙十二年之前。渌水:池水名,位于明珠府内。

(2)凉蟾: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

(3)袂:指衣袖。

(4)金波:倒映在水中的月影。

(5)好天良夜:好时光,好日子。

(6)城乌:城楼上的乌鸦。此句指天将亮。

全文拼音版

tiānxiānzi··shuǐtíngqiū
shuǐliángchánfēngmèilínsǔnjīnsuìhǎotiānliángjiǔyíngzūnxīnzuìchóunánshuì西fēngyuèluòchéng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其词哀感顽艳,真挚自然,以小令见长,代表作《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等广为传诵。出身显赫(大学士明珠长子),却厌弃权贵,多结交汉族文人。词风近南唐后主,王国维评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英年早逝,有《饮水词》传世,为清代词坛巅峰。

纳兰性德的诗

相关推荐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天仙子·茅舍数椽山下盖

〔明代〕吴承恩

茅舍数椽山下盖,松竹梅兰真可爱。穿林越岭觅干柴,没人怪,从我卖,或少或多凭世界。

将钱沽酒随心快,瓦钵磁瓯殊自在。酕醄醉了卧松阴,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天仙子·燕语莺啼三月半

〔唐代〕佚名

燕语莺啼三月半,烟蘸柳条金线乱。五陵原上有仙娥,携歌扇,香烂漫,留住九华云一片。

犀玉满头花满面,负妾一双偷泪眼。泪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点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