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是元代散曲家刘时中创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散曲,散曲中作者借遇雷雨壮行色,并以此为契机,表达自己对朋友为廉明公正的期盼和鼓舞,从中也寄予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艺术手法上通过用典和想象,以实写虚,借平凡的雷雨表达离别的情思。全曲新颖独特,意味深远。
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
正黄尘赤日长途,便雷奋天池,教雨随车。把世外炎氛,人间热恼,一洗无余。
展洙泗千年画图,纳潇湘一道冰壶。报政何如?风动三湘,霜满重湖。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折桂令·送王叔能赴湘南廉使》此曲具体创作时间未知。作者的好友王叔能被任为湖南联访使,作者送别之际,突然雷电齐作,倾盆大雨不期而至,作者于是有感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赤日炎炎酷热的天气,黄尘滚滚漫长的道路。像大海中化雨的神龙,等待着在雷声中振作政教化雨,伴随你的车笃遍布。世外炎热的空气,人间火燎的烦恼,都被它彻底清除。
重整洙泗歌弦,再现千年教化画图。如潇湘流水般的清明,如冰心洁莹在玉壶。预报你的政绩如何?教化成风,遍及三湘,高洁如霜,称颂重湖。
注释
(1)折桂令:曲牌名,又名《广寒秋》,句式为七五五五四四七七四四,七八句韵。
(2)雷奋天池:原意是大海里的龙得到雷雨而灵怪莫测,变化无穷。这里借喻友人赴任定能大显身手。
(3)教雨随车:意思是说,政教像化雨一样,随朋友的车驾而及于湖南,为民驱炎除尘。儒家的政治重教化。
(4)洙泗:即洙水和泗水。孔子曾在这里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借代孔子的学说和思想。这句是鼓励王叔能到任所去实施孔子的礼治。
(5)千年画图:千年前美好的风气。
(6)纳潇湘一道冰壶:比喻在湖南形成清正廉洁的好风气。潇湘:是湖南境内两水名,合流后称湘江。冰壶:比喻为官清廉,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透明。
(7)报政:预报政绩。报:陈报,报告上级。
(8)风动三湘:教化如风遍及三湘。三湘:泛指湖南。
(9)霜满重湖:谓高渍的操守为湖南人民所歌颂。重湖:也是泛指湖南。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折桂令·西陵送别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折桂令·功名百尺竿头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
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海气长昏,啼鳺声干,天地无春。
折桂令·荆溪即事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種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赠胡存善
问蛤蜊风致何如?秀出乾坤,功在诗书。云叶轻盈,灵华纤腻,人物清癯。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绝妙功夫。家住西湖,名播东都。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折桂令·问秦淮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折桂令·游金山寺
倚苍云绀宇峥嵘,有听法神龙,渡水胡僧。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
摇碎月中流树影,撼崩崖半夜江声。误汲南泠,笑杀吴侬,不记茶经。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