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毛拙庵见招书院》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王守仁为答复贵州提学副使毛科邀请去书院作主讲而作,诗中表现了王守仁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
答毛拙庵见招书院
野夫病卧成疏懒,书卷常抛旧学荒。
岂有威仪堪法象,实惭文檄过称扬。
移居正宜投医肆,虚位仍烦避讲堂。
范我定应无所获,空令多士笑王良。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我病卧已久人已疏懒,经常不看书以前的学问都荒疏了。
难道只有严肃庄重的形象才被效法,实在惭愧文檄中对我太多的颂扬。
贬谪到这里正想好好养病,职位空着仍不愿去主讲。
以我为范一定没有什么收获,实在令更多的人笑话王良。
注释
(1)威仪:仪表威武严肃。
(2)法象:值得效法。
(3)文檄:指毛拙庵写给王守仁的信。
(4)范我:以我为范。
(5)笑王良:此处用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王良为主人驾车打猎,第一次按规矩驾车而无获,第二次不按规矩反而有收获。因为王良不愿意不按规矩驾车,于是就辞去了驾车的差事。此处的意思是王守仁自谦的把自己比喻为王良。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守仁的诗
相关推荐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答微之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答刘桢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答友人赠乌纱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答张十一功曹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答王团扇歌三首
【其一】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
【其二】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郎玉手,因风托方便。
【其三】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答东林道士
紫阁西边第几峰,茅斋夜雪虎行踪。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