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偶题》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自身将老,心力俱疲,算是说了归梦江湖的心理动机;次句特写,埋盆作池,看似富有童趣,实则别有玄机;三句设问,末句作答,揭示出诗人梦中所向往之处,正是南国江湖。全诗意旨含蓄,取材虽小却颇具典型意义,有以小见大之功。
壬子偶题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壬子偶题》这首诗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诗题下作者自注云:“熙宁五年,东府庭下作盆池。故作。”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遭遇了激烈复杂的宫廷派别争斗,因此他感到身心疲惫,对政治生活也已经厌倦,于是提交辞呈准备告老还乡,但被宋神宗极力挽留而没有如愿以偿,所以这期间他的心里很矛盾,更加向往平静淡然的江湖生活。
翻译注释
翻译
红尘匆匆而过,我变得越来越老,而且感觉身心疲惫,所以国绕庭院中那个小小盆形池种植水草。
我斜躺在落日的余晖中入眼,总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在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我梦见了秋日的江湖。
注释
(1)壬子:壬子年,即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
(2)黄尘:犹红尘。喻世俗、世间。
(3)投老:到老,临老。
(4)盆池:本指埋盆作池。也指池小如盆。唐人韩愈《盆池五首》之一:“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5)水红:草名,生池塘草泽中。
(6)欹眠::斜躺着睡眠。欹(qī):同“攲”,倾斜。
(7)江湖秋梦:梦入秋日的江湖。唐人汪遵《咏酒》:“秋霄睡足芭蕉雨,又是江湖入梦来。”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壬申七夕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壬子寒食
儿女青红笑语哗,秋千环索响呕哑。
今年好个明寒食,五树来禽恰放花。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三
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
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
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四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到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