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永叔见赠》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是对欧阳修赠诗前四句的回答;后四句写对欧阳修的尊敬和受到欧阳修隆遇的感谢之情,是对欧阳修赠诗后四句的答谢。全诗紧贴对方的赠诗,抒发了自己的志趣,表达了对欧阳修的酬谢之情,感情深挚,口吻谦谨,用语得体,融化典实也很自然。
奉酬永叔见赠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安石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之后(1054),赴阙。朝廷先除集贤校理,不就;再除群牧司判官,犹力辞,欧阳修谕之,方就职。欧阳修又荐安石充谏官,留中不出。嘉祐元年,欧阳修再荐安石充馆职,又作诗《赠王介甫》相赠。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是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他虽不认识王安石,却对其才识文章十分欣赏,一再推荐。为酬答欧阳修赠诗,王安石作了《奉酬永叔见赠》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想要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在,但勤勉学习写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
将来如果能窥探到孟子道义的精髓所在,就心满意足了,我终生又怎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公?
我跟随在您的诸位学生后面恭敬地前来拜访您,您匆忙出门来迎接,以至于错把鞋子都穿反。
能得到您高度重视与褒奖,我惶恐不安,只怕以后因此而浪得虚名,您赠给我的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又岂敢坦然承当。
注释
(1)奉酬:为酬答师长而作文字。
(2)永叔: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3)强学:勤勉地学习。
(4)穷:穷尽。形容达到了极点。
(5)他日: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6)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7)韩公: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8)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
(9)诸生:指弟子。
(10)倒屣尝倾广座中:这里化用《三国志·王粲传》的典故: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倒屣:急于出迎,错把鞋倒穿。屣:鞋。
(11)嘉篇:美好诗篇、文章。
(12)贶:赠、赐。
(13)蒙:受。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安石的诗
相关推荐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竟与蛟螭杂,空闻燕雀喧。
青冥犹契阔,陵厉不飞翻。
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欲整还乡旆,长怀禁掖垣。
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北堂。
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
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
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
秋城玄圃外,景物洞庭旁。
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奉试水精环
王室符长庆,环中得水精。
任圆循不极,见素质仍贞。
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斲成。
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未肯齐珉价,宁同杂佩声。
能衔任黄雀,亦欲应时明。
奉酬处士叔见示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
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
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
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其二
梦中往事随心见,醉里繁华乱眼生。
长为风流恼人病,不如天性总无情。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其一
山色江声相与清,卷帘待得月华生。
可怜一曲并船笛,说尽故人离别情。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