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吴殳

胡床数弄渺难踪,只有清疏景物同。

几片晓梅江岸月,一行秋雁墅楼风。

却愁猿骨侵人籁,更叹《龟兹》误国工。

那得中郎来仰卧,会稽千亩正丛丛。

全文拼音版

chuángshùnòngmiǎonánzōngzhǐyǒuqīngshūjǐngtóng
piànxiǎoméijiāngànyuèxíngqiūyànshùlóufēng
quèchóuyuánqīnrénlàigèngtànguīguógōng
zhōnglángláiyǎnghuìqiānzhèngcóngcóng

作者介绍

吴殳(生卒年不详),又名吴乔,字修龄,本江苏太仓人,早年入赘到昆山,遂占籍昆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死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得年85岁。吴殳是明朝灭亡后坚守志节的遗民,虽然年寿很高,又“高才博学”,但一生没有任何功名仕履可述,经常过着寄人篱下的清苦生活。他学术上没有什么家学传承,学识主要得自“于书无所不窥”。但一生游踪甚广,多次往返于南北之间,与顺治、康熙年间的文坛人物多有交往,经历和学术活动都十分复杂。

相关推荐

记雪月之观

〔明代〕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

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

临楚江赋

〔南北朝〕谢朓

爰自山南,薄暮江潭,滔滔积水,袅袅霜岚。忧与江兮竟无际,客之行兮岁已严。尔乃云沈西岫,风动中川,驰波郁素,骇浪浮天,明沙宿莽,石路相悬。

於是雾隐行雁,霜眇虚林,迢迢落景,万里生阴。列攒笳兮极浦,弭兰鹢兮江浔。奉王樽之未暮,飡胜赏之芳音。愿希光兮秋月,承永照於遗簪。

挽王静安先生

〔近代〕陈寅恪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宋代〕刘澜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