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近代〕苏曼殊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作品简介

《春日》是清代诗人苏曼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叹时光如梭,看着春雨里埙落的片片花瓣,心中感悟生命的可贵。前两句借写“辜负韶光”以喻错过革命良机;后两句以“春梦”来抒发自已的忧虑情绪。此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形象鲜明,用语得体。

创作背景

1905年秋,苏曼殊应聘到南京陆军小学任教。鼓乐喧天、灯火达旦的秦淮河则成为他聊以自慰的去处,渐渐他与秦淮河校书金凤交往甚密,情深意笃,由此给苏曼殊带来了欢乐。然而,苏曼殊同校书的情爱只局限于精神上的,当金凤绝望于同苏曼殊的结合后,被迫离苏曼殊而去。金凤曾出素娟,向苏曼殊索画尚未成,人却他乡,为此苏曼殊十分感伤,常为感情上这份不能了却的债务而愁闷不乐。

《春日》此诗当作于1906年春,此时革命的力量遭到黑暗势力的摧残而不断削弱,而明媚的春光,常常勾起苏曼殊对金凤的思念,他每想到这位无依无靠、任凭命运摆布、漂泊不知所向的薄命女子时,便愁肠满结。为此,他专门赋诗两首,《春日》便是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美好的花瓣,在绵绵细雨中飘落,它们辜负了这二月春日里的美好时光。

知道吗?在青楼之上醒来,看到如烟的春柳,我便极度忧愁起来。

注释

(1)好花零落:暗喻革命情绪正在低落。

(2)韶光:即美好时光,暗喻进行革命的良好时机。

(3)玉楼:原意为华丽的楼,这里用来指妓楼。

(4)春梦:暗喻对革命胜利的憧憬。

(5)有人:此为作者自指。

(6)愁煞:即极度忧愁之意。煞,副词,用在动词后,表“极度……”之意。

全文拼音版

chūn
hǎohuālíngluòmiánmiánsháoguāngèryuètiān
zhīfǒulóuchūnmèngxǐngyǒurénchóushāliǔyān

相关推荐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日即事

〔宋代〕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春日怀秦髯

〔宋代〕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作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

春王正月

〔先秦〕公羊高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春日行歌

〔唐代〕刘希夷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春愁

〔唐代〕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