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

〔先秦〕左丘明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作品简介

《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本篇选自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

翻译注释

翻译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赵盾说: “不是这样。”

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注释

(1)晋灵公不君: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不君:不行君道。

(2)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3)雕墙: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雕:同雕,画。

(4)宰夫胹熊蹯:宰夫:厨子。胹:煮,炖。熊蹯:熊 掌。

(5)寘诸畚:寘:通置“畚”(bě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6)载:装车。

(7)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8)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

(9)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10)三进及溜:三进:始进为入门,再进为由门入庭,三进为升阶当霤。及:到。溜:霤,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11)靡不有初:靡:没有什么。初: 开端。

(12)鲜克有终:鲜:少。克:能够。终:结束。

(13)赖:依。

(14)衮职有阙: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同“缺”,过失。

(15)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16)衮不废矣:衮:指君位。

(17)骤:多次。

(18)鉏麑贼:鉏麑:晋国力士。贼:刺杀。

(19)辟:开着。

(20)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21)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22)主:春秋战国时期称卿大夫为主。

(23)饮:给人喝,使动用法。

(24)伏甲: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

(25)右提弥明: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6)趋登:快步上殿堂。

(27)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

(28)公嗾夫獒焉:嗾(sǒu):唤狗的声音。獒(áo):猛犬。

(29)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

(30)田:通“畋”打猎。

(31)首山:首阳山,在今 山西永济东南。

(32)舍于翳桑:舍:住一晚。翳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33)灵辄:人名,晋国人。

(34)食之:给他东西吃。

(35)宦:给 人当奴仆。

(36)遗:送给。

(37)箪食:箪:盛饭的圆筐。食:饭。

(38)橐: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39)与为公介:与:参加,介:甲 指甲士。

(40)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

(41)大史书:大史:太史,掌纪 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

(42)竟:同“境”。

(43)贼:弑君的人,指赵穿。

(44)乌呼:感叹词,同“呜呼”,啊。

(45)怀:眷恋。

(46)诒伊:诒:同‘贻”,给。伊:指示代词,那个。

(47)良史:好史官。

(48)书法不隐:书法:记事的法则。 隐:隐讳,不直写。

(49)恶:指弑君的恶名。

(50)逆公子黑臀:逆:迎,公子黑臀:即 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

(51)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

全文拼音版

jìnlínggōngjūn
jìnlínggōngjūnhòuliǎndiāoqiángcóngtáishàngtánrénérguānwánzǎiérxióngfánshúshāzhīzhìzhūběn使shǐrénzàiguòcháozhàodùnshìjiànshǒuwènérhuànzhī
jiāngjiànshìyuējiànérzhīhuìqǐngxiānzhī
sānjìnliùérhòushìzhīyuēzhīsuǒguòjiānggǎizhī
shǒuérduìyuērénshuíguòguòérnénggǎishànyānshīyuēyǒuchūxiǎnyǒuzhōngshìnéngguòzhěxiǎnjūnnéngyǒuzhōngshèzhīwéiqúnchénlàizhīyòuyuēgǔnzhíyǒuquēwéizhòngshānzhīnéngguòjūnnéngguògǔnfèi
yóugǎixuānzhòujiàngōnghuànzhī使shǐchúzéizhīchénwǎngqǐnménshèngjiāngcháoshàngzǎozuòérjiǎmèi
退tuìtànéryányuēwànggōngjìngmínzhīzhǔzéimínzhīzhǔzhōngjūnzhīmìngxìnyǒuchùhuáiér
qiūjiǔyuèjìnhóuyìnzhàodùnjiǔjiǎjiānggōngzhīyòumíngzhīzhīdēngyuēchénshìjūnyànguòsānjuéfēisuìxiàgōngsǒuáoyānmíngérshāzhī
dùnyuērényòngquǎnsuīměngwéidòuqiěchūmíngzhī
chūxuāntiánshǒushānshěsāngjiànlíngzhé饿èwènbìngyuēshísān
zhīshěbànwènzhīyuēhuànsānniánwèizhīzhīcúnfǒujīnjìnyānqǐngwèizhī
使shǐjìnzhīérwèizhīdānshíròuzhìzhūtuózhīérwéigōngjièdàogōngérmiǎnzhīwènduìyuēsāngzhī饿èrénwènmínggàoér退tuìsuìwáng
chǒuzhào穿chuāngōnglínggōngtáoyuánxuānwèichūshānér
tàishǐshūyuēzhàodùnshìjūnshìcháo
xuānyuērán
duìyuēwéizhèngqīngwángyuèjìngfǎntǎozéifēiérshuí
xuānyuēzhī怀huáizhīwèi
kǒngyuēdǒngzhīliángshǐshūyǐnzhàodùnzhīliángwèishòuèyuèjìngnǎimiǎn
xuān使shǐzhào穿chuāngōnghēitúnzhōuérzhīrénshēncháogōng

作者介绍

左丘明(前502—422年),单姓左,名丘明。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左丘明的诗

相关推荐

明日歌

〔明代〕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农家叹

〔宋代〕陆游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小雅·无羊

〔先秦〕诗经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哨遍·春词

〔宋代〕苏轼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送杜审言

〔唐代〕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上牛头寺

〔唐代〕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