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作品简介

《苏堤清明即事》是南宋作家吴惟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西湖美景优美宜人,明丽清新,抒发了诗人对清明时节西湖美景、春景的喜爱与赞美,以及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翻译注释

翻译

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

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注释

(1)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2)笙歌:乐声、歌声。

(3)属:归于。

全文拼音版

qīngmíngshì
huāfēngzhèngqīngmíngyóuxúnchūnbànchūchéng
shēngshōushíwànzhūyángliǔshǔliúyīng

作者介绍

吴惟信,字仲孚,号菊潭,湖州(今属浙江)人。宋末寓居吴中嘉定白鹤村,以诗鸣于时。有《菊潭诗集》。

吴惟信的诗

相关推荐

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代〕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苏武慢·试问禅关

〔明代〕吴承恩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苏秀道中

〔宋代〕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苏武慢·雁落平沙

〔宋代〕蔡伸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栏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苏武庙

〔唐代〕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苏幕遮·草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苏武诗四首·其一

〔两汉〕佚名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苏幕遮·酒壶空

〔宋代〕朱敦儒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