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美人在天津桥》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描写美丽少女形象的情诗,表达了对其爱慕之情,首联写其美丽的风姿和悠闲的情态,中间两联写其在天津桥上游玩的情景,尾联将其与洛水神女类比,更显美女之娇媚可爱,令人神往不已。全诗用词精切,对仗工稳,描写细致,景中含情,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情诗。
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天津桥是洛阳风光最佳处,唐人吟天津桥的诗甚多。《咏美人在天津桥》这首诗是骆宾王寓居洛阳时所作,大约作于显庆二年(657)。
翻译注释
翻译
美丽的少女出在洛阳,悠闲款步,走上天津。
整理衣裳,香溢满路,轻移莲步,罗袜生尘。
俯瞰碧水,靓妆倩影,眉尖轻描,初月如新。
寄语多情的曹子建啊,这是美丽的洛川之神!
注释
(1)天津桥:在洛阳市西南洛水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迁都时建造。以洛水贯都,有天汉津梁的气象,故名天津。初为浮桥,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累方石为墩,建成石础桥。
(2)东邻:原指美女所出之地。此指洛阳城。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3)容与:悠闲自得的样子。
(4)整衣:犹振衣,指衣衫飘动。
(5)袜生尘: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李善注:“凌波而袜生尘,言神人异也,”这是想象之词,言神女行走于水波之上,仿佛脚下生尘。
(6)画月:指画眉,眉如初月。杜牧《赠张祜》:“粉毫唯画月,琼尺只裁云。”
(7)曹子建: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8)个是:犹言这是。
(9)洛川神:洛水女神。即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女神。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骆宾王的诗
相关推荐
咏白海棠·秋容浅淡映重门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
太史琐窗云雨垂,试开三马拂蛛丝。
李侯写影韩干墨,自有笔如沙画锥。
绝尘超日精爽紧,若失其一望路驰。
马官不语臂指挥,乃知仗下非新羁。
吾尝览观在坰马,驽骀成列无权奇。
缅怀胡沙英妙质,一雄可将千万雌。
决非皂枥所成就,天骥生驹人得之。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李侯画隐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误知。
戏弄丹青聊卒岁,身如阅世老禅师。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蕙诗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咏牡丹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咏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咏雨·其一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咏怀八十二首·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咏傀儡
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