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唐代〕李商隐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浩浩的汉水巍巍的方城山,强盛的楚国统辖百蛮,四邻各国也没有谁议论这乱了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为什么自从迎娶了秦女做了一场高唐云雨梦,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攻打武关。

注释

(1)岳阳楼:岳阳西门城楼,唐玄宗开元中张说所建,俯临洞庭,为观览胜地。

(2)汉水方城:原指楚国誓死抗击齐国入侵的决心。此指楚国地域广袤。”汉水:水名,又称汉江。发源于今陕西宁强,流经湖北,在武汉处汇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一说方城指春秋时楚国北面边境上的长城。由今河南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今河南邓县,为古代著名的九塞之一。

(3)带:领有。

(4)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

(5)周班:周室封爵的等级。

(6)高唐雨:此指男欢女爱之事。

(7)武关:古关隘,是秦国的南关。旧址在陕西商县东一百八十里处。

岳阳楼拼音版

yuèyánglóu
hànshuǐfāngchéngdàibǎimánlínshuídàoluànzhōubān
mènggāotángxīnguān

作品简介

《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总写楚国的山川地理形势,言其地域广阔,第二句用典,借周失权柄、诸侯坐大之事暗喻唐王朝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后两句写楚顷襄王因贪恋美色而忘国恨家仇事,以此暗喻唐代君主沉湎声色而缺乏远图,以表达胸中的愤懑之情。这首咏史诗,嵌入统治者沉溺于女色的慨叹,咏史中兼有爱情的色彩,体现作者咏史的一大特色。

创作背景

《岳阳楼》这首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当时,诗人由桂林北上来到岳阳楼,抚今追古,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杰出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其诗构思精密,语言瑰丽,善用典故与象征,开创“朦胧诗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无题》《锦瑟》《夜雨寄北》等情感深挚,含蓄隐晦。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终生潦倒。诗作多抒写个人失意与时代苦闷,七律成就尤高,对宋代西昆体及后世诗歌影响深远。李商隐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登岳阳楼二首·其二

〔宋代〕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题岳阳楼

〔唐代〕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岳阳楼

〔明代〕杨基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题岳阳楼

〔宋代〕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岳阳楼

〔宋代〕赵淇

平生指点画图看,今上斯楼尽大观。

山色横排青玉案,湖光平展白银盘。

风云变化吟怀壮,天地开明眼界宽。

古往今来多少恨,醉馀和月倚栏干。

岳阳楼

〔元代〕宋褧

热云滃滃东风死,东方春来著兰芷。

画栏十二君山青,北渚南汀碍眸子。

苍茫杳霭一千里,鬼诞仙妖似湖水。

纤阿浴菟出西涯,飞上南翁棹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