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是明末清初散文家侯方域创作的一篇传记。文章讲述了艺人马伶扮演奸相严嵩,但在一次技艺较量中输给了李伶。他远去京师隐姓埋名作了当朝相国顾秉谦的门卒,于观察模仿中提高技艺,三年后在第二次技艺较量中终获成功。作者一方面赞颂了马伶刻苦磨练、精益求精的从艺精神,另一方面则通过马伶观察、模仿顾秉谦却使扮演严嵩的形象获得成功的记述,暗示顾秉谦和严嵩是一路货色,从而巧妙地达到了讽刺现实的目的。全文情节生动,叙述繁简得当,结构安排颇具匠心。
马伶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侯方域游历南方,后来居留南京,参加复社,与魏党余孽阮大钺进行过斗争。这篇人物小传,是他寓居南京时写就。文章采录了南京当时的传说,以张扬马伶其人其事,并将矛头指向顾秉谦,旁敲侧击,来讥讽阮大钺。
翻译注释
翻译
马伶是金陵戏班子的艺人。金陵是明朝的留都,明朝社稷祭坛和各部衙门都还保存着,又正当太平盛世,人们自然追求娱乐,男子女士寻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多到脚趾相碰踩的程度。因演技高而众所周知的戏班子大概有几十家。其中最出名的有两家:一是兴化部,一是华林部。
有一天,新安商人召集这两个戏班子,举办演唱大会,广泛地邀请金陵的贵宾、文人、名妓以及淑女,这些人全部来齐了。兴化部被安排在东台,华林部被安排在西台。两台都演名为《鸣凤》的戏,所表演的是椒山先生事迹。等到演了一半时,只听得两家的曲调都符合音律,两家的演唱也都合乎节奏,观众都拍手称好。当演到两相国同论河套一场戏时, 西台上扮严嵩相国的是李伶,东台上出场的是马伶。此时坐在场中的观众都转身向西看,不时发出赞叹之声,有的人看高兴了,大喊着上酒,有的人将座位移得更加靠近西边,观众的脸不再向东台看了。没有多久,再演下面的场景时,东台却不能演到终曲了。打听其中原因,方知马伶因败于李伶之下而感到耻辱,已经换下戏装逃走了。
马伶是金陵擅长唱戏的名角。他走之后,兴化部又不肯随即找人接替马伶,竟然中止活动,不再演出。于是,华林部就独占盛名了。马伶离去将近三年才回来。他把兴化部的旧伙伴全都请回来,向新安商人请求道:“今日希望能为我们安排宴会,邀集前一次来过的宾客,我们要和华林部再对演一次《鸣凤》,呈献一日的欢快。”
演奏之后,不久又到论河套一场戏,马伶再扮演严嵩相国出场。李伶忽然发不出声音,匍匐着身子向马伶口称弟子。这一天,兴化部的演出远远地胜过了华林部。当天夜里,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他们说:“你是天下擅长演戏的艺人!然而,李伶扮演严相国已经达到顶点了,天下没人能取代李伶。你又是从哪里学到了技艺而能超过他的呢?”
马伶说:“你们说得有道理,天下没有能取代李伶的人,李伶却又不肯教我。我听说,当今相国昆山人顾秉谦,与严相国是一类人。我就前往京师,请求当顾秉谦的看门衙役。三年间每天在朝房侍候这位昆山相国。我观察他的举止,聆听他的语言,时间一久就学到了他的精神风貌。顾秉谦正是我最好的老师啊。”
华林部的人听后都很钦佩他,他们向马伶罗列敬拜,然后离开了。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先辈是西域人,当时人还称呼他为马回回。
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
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
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九
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来。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
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
鸣驺辞凤苑,赤骥最承恩。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风。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汉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