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开元寺牡丹

〔唐代〕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作品简介

《题开元寺牡丹》是唐代诗人徐凝的一首咏物七律。此诗以南方寺庙中难得一见的牡丹为描写对象,通过层层衬托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牡丹的绝世芳姿。

诗歌开篇先点明牡丹在南方难以栽培的特殊性,突出僧人栽种的用心。中间两联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海燕的眷顾、胡蜂的徘徊,以及芍药的嫉妒、玫瑰的羞惭,从不同角度烘托出牡丹的非凡魅力。尾联笔锋一转,描写数朵红牡丹含苞待放的姿态,仿佛专为等待知音欣赏,赋予牡丹以灵性。

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生动,在唐代众多咏牡丹诗中别具一格。诗人不仅写出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更通过"含芳待客"的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体现了咏物诗"物我交融"的艺术特色。徐凝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南方牡丹图。

翻译注释

翻译

牡丹在南方很难养活,多亏庙里的和尚用心照顾。

小鸟见了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连小蜜蜂都不认识它,绕着飞个不停。

旁边的芍药嫉妒得要命,玫瑰花羞得都不敢开了。

就剩下几朵红牡丹还留着花苞,像是专门等着贵客来欣赏呢!

注释

(1)开元寺:唐代著名寺院,多地均有同名寺庙,此处或指南方某地的开元寺。

(2)南地知难种:牡丹喜凉怕热,在南方难以栽培,突显僧人用心。

(3)海燕:南方海鸟,拟人化写法,表现牡丹的吸引力。

(4)胡蜂:北方蜂种,在南方见到牡丹感到陌生,进一步强调牡丹的珍贵。

(5)虚生芍药:芍药虽美,在牡丹面前也显得徒劳。

(6)羞杀玫瑰:玫瑰(当时指蔷薇)自愧不如,不敢开放。

(7)舍人:官职名,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官员,暗示牡丹等待知音欣赏。

全文拼音版

kāiyuándān
huānánzhīnánzhǒngcánkuìsēngxiányòngzāi
hǎiyànjiěliánpínfēngwèishígèngpáihuái
shēngsháoyàoláoxiūshāméiguīgǎnkāi
wéiyǒushùbāohóngèzàihánfāngzhǐdàishěrénlái

作者介绍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主要活动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精研吟咏,无意进取。唐宪宗元和年间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后游于长安,竟无所成(一说官至侍郎),遂归隐故里,优游而终。与韩愈、白居易、元稹等有交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徐凝的诗

相关推荐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宋代〕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唐代〕李白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

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