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译史归山中
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
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
春城雁去馀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
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
送曾译史归山中拼音版
相关诗文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其一
似与孙郎有宿期,共穿紫翠探幽奇。
水帘喷雪非常爽,火伞张空了不知。
蒙衲僧宁非惠远,结茅人莫是凝之。
惜今粉绘无名笔,尚可追摹入拙诗。
山中吟·其二
读易灯残咽草虫,唱歌閒步月明中。
秋山静夜无人过,一犬时惊桂子风。
子虚航重湖之险远过山中辄次维心韵以谢·其三
此客今那有,迎门喜气浮。
心闲清似鹄,眼净凛如鹙。
尘榻开蓬室,风帆卷橘洲。
襟期适相契,一笑发群忧。
山中秋夜感兴·其十四
尽逃贤圣向禅求,杨简风狂更可忧。
始信象门山径别,卜商流派有庄周。
山中景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
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峰山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属印老刻之以为山中一重公案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龙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
天容野色鯈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叠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言词海藏不胜赞,北峰复有金桥横。
众慈久立佛事竟,一尘不起山竛竮。
向来无法可宣说,为问有耳如何听。
我本三生同行愿,随缘一念犹相应。
此行且复印心地,衣有宝珠奚外营。
题诗说偈作公案,亦使来者知吾曾。
神通佛法须判断,一任热碗春雷鸣。
山中避乱怀故园亲友
念得馀生愧饭蔬,力田重忆故人初。
巢云尚累牵鸡犬,饮谷犹能与鹿徂。
五月雨深松阁梦,兼旬烽断莞城书。
三都正是愁珠玉,桑里贫交草满闾。
忆山中一首示峦嶅二子用前韵
世路攲危如燕幕,未厌山中昔牢落。
春前撷韭秋撷菘,有客有客鹇与鹤。
瓦瓯铁杓文石樽,枯樵发火势易燉。
得酒径就山僧温,听风听雨取次论。
山中次叶翰林韵·其五
雨馀云气渺三江,松月徘徊拂夜窗。
坐对县河泻千古,故知难并陇头泷。
山中夜闻风雨
空山清夜寒无寐,松桧摇声风雨高。
行尽江湖忘岩壑,犹疑绕屋尽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