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唐代〕黄滔

望岁心空切,耕夫尽把弓。

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

没阵风沙黑,烧城水陆红。

飞章奏西蜀,明诏与殊功。

作品简介

《书事》是晚唐诗人黄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言兵役劳苦,赋税繁重,揭露了晚唐时期无止境的兵役和繁重的赋役给广大农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后四句言战争酷烈,士卒战死,将军获功,在对比鲜明中揭露了统治者的凶残和腐败情感沉痛而悲愤。全诗语言犀利,对仗工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书事》此诗当作于唐僖宗中和元年至三年(881—883年)间,时唐僖宗在成都。据《旧唐书·本纪》卷十九载,广明元年(880年)底,黄巢军攻入长安,僖宗逃往成都,下诏各路兵马围攻长安,此后战事频繁,直到中和三年(883年),沙陀、忠武、义成、义武等军收复长安。《书事》此诗即写这段时间的社会现实。

翻译注释

翻译

尽管眼看着今年是个好年成,农民们心中却只能空自焦急,所有的丁壮劳动力都被强征去当兵了。

千户人家中只剩下了几个人,官府一次征税就足以使农民家中贫困十年。

士兵们纷纷战死,战场上风沙漫卷,昏暗无比。城头燃起了大火,冲天的火焰,映红了水面和陆地。

领兵将领的奏章迅速地传送到四川成都,皇帝随即下诏称誉嘉奖他们劳苦功高。

注释

(1)望岁:盼望收成好。

(2)切:迫切。

(3)耕夫:农民。

(4)尽把弓:指被征当兵。把弓,持弓,谓当兵打仗。

(5)没阵:阵亡,战死。

(6)飞章:奏章如飞地传送。

(7)西蜀:成都一带。当时皇帝避难入蜀。

(8)明诏:皇帝的诏书,古代封建文人称皇帝所发的命令叫“明诏”。

(9)殊功:极大的功劳。

全文拼音版

shūshì
wàngsuìxīnkōngqiègēngjǐngōng
qiānjiāshùrénzàishuìshíniánkōng
méizhènfēngshāhēishāochéngshuǐhóng
fēizhāngzòu西shǔmíngzhàoshūgōng

作者介绍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乾宁二年(895)进土,官至监察御史里行。工诗能文,擅长哀辞。其诗多寄赠送别、感伤身世之作,但也有少量诗篇对唐末战乱有所反映。诗风平淡晓畅,“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有《黄御史集》。《全唐诗》存其诗3卷。

黄滔的诗

相关推荐

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代〕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书愤

〔宋代〕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哀

〔宋代〕梅尧臣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书文山卷后

〔宋代〕谢翱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书吴道子画后

〔宋代〕苏轼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予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