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五代〕李煜

【其一】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其二】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作品简介

《梅花二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一首为五言律诗,第二首为五言绝句。虽然题为“梅花”,却不是咏物诗,实为哀悼亡妻大周后而作。第一首写因梅花盛开,想起妻子在世时与自己共同植梅、培育、浇灌的情景,如今本该共同观赏梅花时却天人永隔,使作者悲痛不已。第二首是对第一首的陪笔和补白,继续写花虽开人不在,再美再香的花只会使自己更加难受,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凄苦寂寞之情。这两首诗都写得亲切自然,明白如话,作者就眼前事、身边景从各个侧面反复渲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情真意切,凄恻动人。

创作背景

据《全唐诗》诗题下注:“后主尝与周后移植梅花于瑶光殿之西,及花时,而后已殂,因成诗见意。”可知这两首诗都是怀念亡妻大周后(周娥皇)的。结合诗中写移植梅花的经过,乘月浇灌的辛勤,相约来年赏花的诺言,花开了人却亡了的遗恨,可知这两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在大周后亡故的第二年,即乾德三年(965)。

翻译注释

翻译

其一

去年深情款款地移植这些梅花时,我们还在曲折的栏杆边私语。

等到来年梅花再次飘香吐艳时,我们还要共赏这美好的景色,你还担心它们不再花繁叶茂。

为了护理好这些新栽的梅花,我们一起设置步障,殷情地守护着它们。还趁着月光取来清澈的泉水,精心浇灌它们。

谁料人生无常,梅花正要开放,你却已经离我而去,再也看不到你美丽的容貌了。

其二

这些花儿已经失去了它们的主人,而春神竟然不知道,还在催着百花开放。

虽然梅花仍然开在去年的枝条上,但是现在你已经不在了,清香飘得再远又有何用呢?

注释

(1)殷勤:情意恳切深厚。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2)移植:将秧苗或树木移至他处栽种。

(3)曲槛:曲折的栏杆。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也指井栏。

(4)阑:同“栏”,栏杆。一作“栏”。

(5)重芳:再次开花。

(6)妍:美丽。唐代李白《于阗采花》:“丹青能令丑者妍。”

(7)步障:亦作“步鄣”,意即布障,织物制成,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

(8)乘月:趁着月光。

(9)溉:浇灌,浇水。

(10)花前后:开花时节。花,开花。名词活用为动词。

(11)蛾眉:女子长而美的眉毛,常用作美女代称。这里借指大周后。

(12)烟花主:烟花的主人。这里指大周后。烟花,雾霭中的花。此指梅花。

(13)东君:神名和仙人名,指春神、日神或东王公。这里指司春之神。

(14)清香:清淡的香味。

(15)犹:还。

全文拼音版

méihuā
yīnqínzhíjiànxiǎolánbiān
gòngyuēchóngfāngháiyōushèngyán
fēngkāizhàngchéngyuègàihánquán
shuíliàohuāqiánhòuéméiquèquán
èr
shīquèyānhuāzhǔdōngjūnzhī
qīngxiānggèngyòngyóuniánzhī

作者介绍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十国时南唐末代君主,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成就最高。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亡国后作品如《虞美人》《浪淘沙》等,抒写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哀婉凄绝,开拓了词的境界。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毒杀。其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被誉为“词中之帝”,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煜的诗

相关推荐

梅花九首·其一

〔明代〕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岭记

〔清代〕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梅花二十首·其九

〔宋代〕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馀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梅花九首·其二

〔明代〕高启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梅花九首·其六

〔明代〕高启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