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带着露水的清香,正对着高高的书斋,将菊花浸在酒中,能把一路的旅途劳顿和伤感洗濯净尽。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它不像春风里的花儿那样炫耀艳丽的色彩,那些花就像美人在镜前白白掉落的玉钗一般,看着华丽,终究是徒然凋零。
注释
(1)裛露:被露水所沾湿
(2)高斋:高雅的书斋
(3)浣:濯洗。
(4)玉人:美丽的女子。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
带着露水的清香,正对着高高的书斋,将菊花浸在酒中,能把一路的旅途劳顿和伤感洗濯净尽。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
它不像春风里的花儿那样炫耀艳丽的色彩,那些花就像美人在镜前白白掉落的玉钗一般,看着华丽,终究是徒然凋零。
(1)裛露:被露水所沾湿
(2)高斋:高雅的书斋
(3)浣:濯洗。
(4)玉人:美丽的女子。
《华下对菊》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一首咏菊抒怀七绝。诗以“清香裛露”起笔,勾勒出秋菊含露凝香、静对高斋的幽独之态;次句“泛酒浣旅怀”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典故,以菊酒涤荡羁旅愁思。后两句笔锋一转,以春风红艳(喻桃李等俗花)反衬菊花之淡泊:桃李虽艳却只能妆点玉钗、徒然坠落,而菊之清雅超越浮华,寄托了诗人孤高避世的志趣。全诗借菊喻人,含蓄深沉。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踈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螀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飐舞娥香袂。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