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清代〕吴翌凤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阑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作品简介

《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是清朝中期词人吴翌凤所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景与人融为一体,通过对晚来春、迟归燕等初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伤春、思归之情,以及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作者吴翌凤长年在外为人作幕客,或以教书为生,老归乡里(江苏吴县),以著书奉母度日。《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这首词是归乡前抒发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翻译注释

翻译

空寂的园里几天不见春的音信,令人悲伤的春寒还没有停。柳树边下着如丝的冷雨,使燕子归来得很迟,花旁的小楼上,静静地垂着帘影。

凭依栏杆渐觉已到黄昏,我帐然地举目远望,只见碧空下消逝了帆影。芳草长满了长堤,我却欲归不成;只见夕阳斜照画桥,烟雾笼罩水面一片凄冷。

注释

(1)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2)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

(3)芳信:春天的信息。芳,泛指花草。

(4)恻恻:本是悲伤的样子。这里指独自伤神。

(5)残寒:这里指春寒。

(6)定:止,停。

(7)丝雨:如丝般的细雨。

(8)迟:缓,慢。

(9)花外:花丛畔。

(10)帘影:这里指人在窗前被竹帘所隔的身影。

(11)凭阑:亦作“凭栏”,倚着栏杆。

(12)暝:日暮,傍晚。

(13)怅望碧天帆去尽:化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意。

(14)满堤芳草不成归: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堤(dī),同“堤”,岸堤。

(15)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16)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全文拼音版

lóuchūn··kōngyuánshùfāngxìn
kōngyuánshùfāngxìncánhányóuwèidìngliǔbiānyànguīchíhuāwàixiǎolóuliányǐngjìng
pínglánjiànjuéchūnguāngmíngchàngwàngtiānfānjǐnmǎnfāngcǎochéngguīxiéhuàqiáoyānshuǐlěng

作者介绍

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初名凤鸣,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今苏州),藏书家吴铨后裔。所著《逊志堂杂抄》10卷,系其读史笔记,内容多方涉及历代藏书、刻书史实,足资研究藏书史参考。另著有《怀旧集》20卷、《卯须集》20卷、《吴梅村诗集笺注》20卷、《与稽斋丛稿》31卷、《东窗丛录》5卷等。辑有《国朝文征》40卷。

相关推荐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白莲

〔清代〕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宋代〕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