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内人昼眠诗

〔南北朝〕萧纲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

妻子在北窗下暂且依枕而卧,南边屋檐下的日影不见一点偏斜。

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着悬挂着帷幛的钩子,将华美的帷幛垂落下来;将琵琶拨子插好,托举起来安放他处。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

入睡后作了美梦,娇艳的脸上笑出了酒窝;堆在枕上的乌云似的头发,散压在由窗外飘进来的落花上。

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洁白如玉的手腕上印上了竹簟的花纹,散发着香气的汗水浸透了红色细绢制成的夏衣。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终陪伴着她的,连午睡都守候在旁的是我这个做丈夫的,不要误认为她是青楼的娼女。

注释

(1)障:室内的帷帐。

(2)捩:弹琵琶所用的弦拨。

(3)娇靥:指女子美好的面貌。

(4)鬟:妇女梳的环形的发髻。

(5)簟文:席纹。

(6)倡家:称妓女。

咏内人昼眠诗拼音版

yǒngnèirénzhòumiánshī
běichuāngliáojiùzhěnnányánwèixié
pāngōuluòzhàngchāliè
mèngxiàokāijiāomiánhuánluòhuā
diànwénshēngwànxiānghànjìnhóngshā
婿héngxiāngbànshìchāngjiā

作品简介

《咏内人昼眠诗》是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一首宫体诗代表作。此诗以精细的笔触描绘妻子昼眠的情景,展现了南朝宫体诗对女性美的高度关注。首联点明昼眠的时间与地点,“南檐日未斜”暗示夏昼悠长;颔联通过“落绮障”“举琵琶”的细节,勾勒出入睡前的闲适场景;颈联“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捕捉睡梦中无意识的笑容与发髻压花的娇态,尤为生动传神;尾联以“夫婿相伴”点明身份,刻意与倡家区别,体现贵族夫妻的闺房之乐。全诗辞藻华丽而不失真切,在香艳描写中蕴含着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

创作背景

《咏内人昼眠诗》此诗创作于萧纲为太子时期(公元531年左右),是南朝宫体诗鼎盛阶段的典型作品。萧纲与其文学集团大力倡导“文章且须放荡”的创作理念,将诗歌题材转向闺阁生活与女性描写。诗题“内人”即妻子,指其正室。诗中“落花”“红纱”等意象富有时令感,应是春夏之交所作。尾联“莫误是倡家”的辩解,反映了当时宫体诗常被诟病为艳情的创作处境,也体现了萧纲试图在闺情诗中注入伦理意味的努力。

作者介绍

萧纲(503—551),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咏鹰

〔五代〕高越

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咏史八首·其五

〔魏晋〕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咏雾

〔唐代〕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咏柳

〔唐代〕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竹

〔宋代〕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咏菊

〔明代〕丘浚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