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唐代〕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作品简介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得轻松愉快,颌联用典饶有幽默感。颈联造句颇巧,出句“城外”与“屋里”,对句“东家”与“西邻”均自相对仗,而又共同与邻句相对仗,这样便增加了语气流通的力度。末句“种松皆作老龙鳞”,因是对出句“多岁月”的补充,但又作为一种意象。全诗格调清新,别开生面。多处用典,却贴切自然。写景轻描淡写,如话家常,却轻描之中有致,淡写之中有奇,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翻译注释

翻译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注释

(1)裴迪:王维诗友,早年同居终南山,后常伴王维隐居辋川,游览赋诗,琴樽相乐。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朱雀街东自北数第八坊。

(2)吕逸人:不详何人。逸人:古代称隐居之人。

(3)遇:会见。

(4)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5)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6)绝:断绝,隔绝。

(7)风尘:指尘俗的世事。

(8)柳市:汉长安地名。

(9)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10)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魏嵇康与吕安两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对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驾专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吕安来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来迎接。吕安不进屋,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这个“凤”字后,感到非常高兴,认为是吕安在表扬他。他哪里知道,这个“凤”字是吕安对他的讥讽,认为嵇喜这个人只不过是一只“凡鸟”而已——“凡”与“鸟”这两个字合写,就是“凤”的繁体字字形。作者在“题凡鸟”前加“不敢”,有两个意思:一是此次来访未遇主人;二是赞扬吕逸人家不俗气。

(11)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王徽之见吴中一个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观赏。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讽啸了很长时间。主人请他坐下,他仿佛没有听到。在他要回去的时候,主人把门关上,留他赏竹,尽欢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不外,尽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

(12)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13)屋里:室内。

(14)闭户:闭门,关门。

(15)种松:栽种松树。

(16)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全文拼音版

chūnpéiguòxīnchāng访fǎngrén
táoyuánxiàngjuéfēngchénliǔshìnántóu访fǎngyǐnlún
dàoméngǎnfánniǎokànzhúwènzhǔrén
chéngshàngqīngshāndōngjiāliúshuǐ西lín
zhùshūduōsuìyuèzhòngsōngjiēlǎozuòlónglín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盛唐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祖籍山西祁县,生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其诗以山水田园见长,清新空灵,融禅意于自然,如《山居秋暝》《鹿柴》等。精通音律,擅画水墨,开创“文人画”传统,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隐居辋川,半官半隐,将诗、画、禅融为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春雨

〔唐代〕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杜荀鹤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春日还郊

〔唐代〕王勃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春园即事

〔唐代〕王维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春愁

〔唐代〕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春游

〔宋代〕陆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