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思家

〔明代〕王世贞

回首处,薄业太湖干。半艇春洲芦笋绿,一楼风雨杏花寒。此景放谁看?

作品简介

《望江南·思家》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先写他在太湖之滨有田产,再以两个整齐的对句写词人故乡的早春景色,以问作结,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全词用回忆的方式构篇,把词人家乡初春时节最美、最富诗意的景象突出出来,写得一往情深,具有动摇人心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由词题可知此词是词人怀念家乡之作,词题一作“都下思家”,大概是词人在京城时所创作的,《望江南·思家》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翻译注释

翻译

回首望处,有自己微薄的家产在太湖岸边。春洲旁挺出水面才有半艇高的嫩芦笋已经吐绿。风雨声充溢满楼,连杏花也感到刺骨的寒。这样美丽的风景,如今留给谁看?

注释

(1)薄业:微薄的家业。

(2)太湖:湖名,古称震泽、笠泽,在江苏、浙江交界处。

(3)干:水滨。

(4)洲:指水中可居住的陆地。

(5)芦笋:指芦苇的嫩芽,似笋而小。

(6)一楼风雨杏花寒:化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放:让。

全文拼音版

wàngjiāngnán··jiā
huíshǒuchùbáotàigànbàntǐngchūnzhōusǔn绿lóufēngxìnghuāhánjǐngfàngshuíkàn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并称"王李",主盟文坛二十年,倡导"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著述宏富,诗文合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达四百余卷,另有《艺苑卮言》提出系统文学理论。史学著作《弇山堂别集》保存大量明代史料。虽文学主张偏重复古,但晚年有所修正,对晚明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堪称明代中期最重要的文坛领袖。

王世贞的诗

相关推荐

望江南·江南蝶

〔宋代〕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望江南·游妓散

〔宋代〕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望江南·闲梦远

〔五代〕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江南柳

〔宋代〕欧阳修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望江南·暮春

〔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