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张冠道中

〔近代〕毛泽东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作品简介

《五律·张冠道中》是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张冠道时创作的五言律诗,前六句写冬季早晨行军边塞时所见所闻,后面两句是抒情。该词通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和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1947年3月下旬,蒋介石开始调集胡宗南部14万军队向延安进攻,毛泽东被迫从延安转移到陕北的一个小地名——张冠。《五律·张冠道中》此诗就是当时转移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早晨整个天空雾气弥漫,战马在怒号的北风中嘶叫长鸣。

由于雾天霜重,空气潮湿打湿黄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雾气笼罩的树林里也听不见寒鸦的叫声。

军服因雾沾露湿结冰,像铁衣一样又重又硬,眉梢霜染结成银色的冰。

在张冠道中缓慢前行,仿佛像在塞北行走。

注释

(1)弥:弥漫,表示充满、遍布。

(2)琼宇:即玉宇,指天空。

(3)征马:这里指战马。

(4)嘶北风:在怒号的北风中长鸣。

(5)露湿尘难染:该句写寒露打湿黄土地,尘土难以沾染衣物。

(6)戎衣犹铁甲:该句写军服因雾沾露湿而结冰,像铁衣一样又重又硬。

(7)踟蹰:徘徊不进,此为慢行。

(8)塞上:边塞之上,古代多指西北边陲。

全文拼音版

··zhāngguāndàozhōng
zhāoqióngzhēngběifēng
湿shīchénnánrǎnshuānglǒngjīng
róngyóutiějiǎméiděngyínbīng
chíchúzhāngguāndàohuǎngruòsàishàngxíng

相关推荐

五粒小松歌

〔唐代〕李贺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五日观妓

〔唐代〕万楚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

五斗先生传

〔唐代〕王绩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

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

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五代史宦者传论

〔宋代〕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