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是南宋诗人朱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着重表现塞北春天的姗姗来迟。颔联写塞北的“片云”与“细雨”,预示在风风雨雨之中春将归去的信息;颈联着重描写塞北春天的速归;尾联点出“送春”题意,既对刚到即归的塞北之春的羡慕,又恰好流露出长期被留北庭归期未卜的辛酸。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意境高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送春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朱弁是一个有气节的士大夫,曾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冬天出使金邦,因坚持正义,不受威胁利诱,被金邦拘留北方达十五年之久。《送春》此诗即是他被拘留金邦时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春天的风烟景物眼中没看到多少,三月里的人儿啊,身上还穿着棉袍。
客中的愁思郁结,如云彩般片片段段;思乡的梦醒来时,情思如细雨般飞飞洒洒。
山下的小桃树花儿刚刚绽放,沙滩头细弱的柳树,絮儿尚未卷扬飘摇。
拿着酒杯送春天归去没有别的话说,只是羡慕你春天啊,才到塞北便能立刻回家。
注释
(1)节物:与季节相适应的景物,这里指春景。
(2)褚衣:棉衣。
(3)雨霏:雨纷飞貌,烟、云等很盛。
(4)弱柳:柳条柔弱,故称弱柳。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朱弁的诗
相关推荐
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送杨长史赴果州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郑侍御谪闽中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送王昌龄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送婆罗门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