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是明末神童、文学家、抗清志士夏完淳的诗作。此诗当作于作者参加太湖起义失败后隐居家乡之时,诗中表明了自己为国牺牲的决心,也流露出一些失败后的悲观情绪。
自叹
功名不可成,忠义敢自废?
烈士贵殉名,达人任遗世。
自愧湖海人,卓荦青云志。
虽无英雄姿,自与俦伍异。
美人来何迟?景光日云逝。
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
百年在一旦,神仙安可冀?
荣名复何为,寂寞千古事。
作品简介
翻译注释
翻译
功名事业虽然不能完成,忠孝大义岂敢放弃勿论。
烈士贵为名节牺牲性命,哪能学名士,对世事不闻不问。
自己惭愧成了个江湖流浪人,可是我有飞黄腾达的雄心。
虽然不具备英雄的丰采,但与同辈相比,毕竟鹤立鸡群。
为什么到如今还不见英主出现?国家的气运正在一天天消沉。
谁不发誓愿为国家献出生命,可是杀身成仁,真的能有几人?
祖国百年的命运全看在今天,想避世求仙哪有方便的门径?
荣华富贵的虚名又有什么意思?死后千年万世,永远冷冷清清。
注释
(1)遗世:忘世,出世。
(2)湖海人:浪迹江湖的人。
(3)卓荦青云志:卓荦,不平凡,出类拔萃。青云志,远大的志向。
(4)俦伍:朋友辈。
(5)美人来何迟:美人,指帝王或贤人君子;全句的意思是老的君王已死,新的君王未立。
(6)景光:好光景。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夏完淳的诗
相关推荐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洛之越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水急愁无地,山深故有云。
那通极目望,又作断肠分。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犹馀遗意在,许刻镇南勋。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
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
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自蓟北归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自题小像
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赞·其一
人弃我取,人夺我与。
涉世全乖,独行无侣。
超佛越祖当头句,冷泉日夜滔滔举。
敛手忌言坐闲处,可怜也被丹青污。
自记庐山诗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
不觉作一绝云:“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摁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仆庐山诗尽于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