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春愁》为明朝陈子龙的作品。用古今对比的方式,写当年繁华的景阳宫殿,而今是衰柳凄迷,月照残红,虫蛀画栋,杳无人迹,一片荒凉的景象,唯有双飞燕子,依旧翩翩飞舞。作品透露出今昔盛衰、人生凄凉的深沉伤感。
山花子·春愁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明朝灭亡,作者感叹故国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训。一是亡国亡家的君主,二是图谋恢复的志士。昔日繁华景象不复返。作者来到景阳宫前,看到萧瑟的宫殿,看景生情,写下了《山花子·春愁》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清晨的薄雾中,杨柳迷离,杏花飘落,五更的钟声突然响起。寂静荒凉的景阳宫殿外明月高悬,惨淡的月光照着那凋残的红花。
遗衣化作了彩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留下萧瑟悲凉之景。只有一双燕子,在风中飞舞。
注释
(1)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
(2)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
全文拼音版
山花子·春愁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作者介绍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文学家、抗清志士。崇祯十年进士,与夏允彝等组织"几社",为复社重要成员。其诗早期婉丽,后转为悲壮,词作尤工,被誉为"明词殿军"。代表作《湘真阁集》等,多抒写家国之痛。清兵南下后,参与抗清斗争,被捕后投水殉国。其文学创作上承七子,下启云间派,与李雯、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以气节与文采并重著称于世。
陈子龙的诗
相关推荐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文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欲话心情梦已阑,镜中依约见春山。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