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留东野

〔唐代〕韩愈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作品简介

《醉留东野》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诗中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孟郊之间的深厚友谊,从中可见诗人对孟郊的推崇。诗人以自我调侃和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回顾了与孟郊交往的历程,总结了过去的友谊,表达了对今后友谊长存的良好祝愿。

创作背景

《醉留东野》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798年),当时韩愈在汴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原来客游在汴,孟郊将要离开汴州南行,诗人赋此诗留别。

翻译注释

翻译

从前由于诵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总是怅恨他们两人终生难以在一起。

我和孟东野有幸生在同一个时代,为什么又重蹈李、杜二人的遭遇呢?

孟东野中了进士后也没有被任用,白发苍苍了,只能以老态龙钟来向人夸说。

韩退之稍有些小聪明,但与东野相交,自愧是青蒿靠着挺拔的青松。

我钦佩东野,甘愿低头向东野下拜,希望永不分离如同相依为命的駏蛩。

东野要离我南下而不回头,我的挽留就像寸草之茎去撞击巨钟一样无效。

我希望自己能化身为天上的白云,孟东野变为乘云驾雾的飞龙。

我可以上下四方永远追随着东野,人间即使有离别,也与我无关。

注释

(1)东野:即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诗人的好友。

(2)不相从:不常在一起。

(3)并世:同一时代。并,同。

(4)如何复蹑二子踪:为什么又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呢?复,又。蹑,踩、追随。二子,指李白和杜甫。

(5)不得官:写诗时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职。

(6)夸:号称。

(7)龙钟:年老行动笨拙之态。

(8)韩子:诗人自指。

(9)奸黠:狡猾。

(10)青蒿:小草,诗人自比。

(11)长松:比喻孟郊有乔木之才。

(12)駏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另一种叫“蟨(jué)”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

(13)寸筳:小竹枝,这里也是诗人自比。

(14)巨钟:比喻孟郊。

(15)逢:遇。

全文拼音版

zuìliúdōng
niányīnbáishīchánghènèrrénxiāngcóng
dōngshēngbìngshìnièèrzōng
dōngguānbáishǒukuālóngzhōng
hánshāojiānxiácánqīnghāochángsōng
tóubàidōngyuánzhōngshǐqióng
dōnghuítóuyǒucùntíngzhuàngzhōng
yuànshēnwéiyúndōngbiànwéilóng
fāngshàngxiàzhúdōngsuīyǒubiéyóuféng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倡导“文以载道”,反对骈文,复兴秦汉散文传统,代表作《师说》《原道》等说理透辟,气势雄健。其诗奇崛险怪,开“韩孟诗派”。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故称韩文公。他以儒家道统自任,力排佛老,其文学主张与实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相关推荐

醉中感怀

〔宋代〕陆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宋代〕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醉蓬莱·归故山

〔宋代〕王沂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

〔宋代〕苏轼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醉眠

〔宋代〕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宋代〕梅尧臣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绕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餍餍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