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

〔宋代〕黄庭坚

仲蔚蓬蒿宅,宣城诗句中。

人贤忘巷陋,境胜失途穷。

寒葅书万卷,零乱刚直胸。

偃蹇勋业外,啸歌山水重。

晨鸡催不起,拥被听松风。

作品简介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题咏亭子,但咏亭实为咏人,表现了超尘出世的隐士品格,刻画了一个隐士形象。全诗写景而不黏着于景物,而是脱略其形迹,以人形物。

创作背景

《题宛陵张待举曲肱亭》这首诗是一首题咏亭子的诗,当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时黄庭坚监德州德平镇。

翻译注释

翻译

东汉隐士张仲蔚的住处蓬蒿没人,原来他是在闭门养性;南齐的谢宣城经常在别人的诗句中被提及。

只要有贤能的人,就会忘记巷里的简陋,如果身居胜境,那也不会有穷途末路的悲哀。

只有那简单的饭食与万卷藏书,占据你的心中。

张待举不追求功名与事业,高蹭遗世,徜徉于山水林泉,长啸而歌。

你高卧在床,那早晨的阵阵鸣叫不能把你叫起,你只管拥被而卧,听那阵阵松风。

注释

(1)宛陵:古县名,宋时名宣城县,为宣州治所,今属安徽省。

(2)仲蔚:指东汉张仲蔚,隐居不仕,“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皇甫谧《高士传》)。

(3)宣城:指南齐诗人谢朓,他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

(4)寒葅:冷的腌菜。

(5)偃蹇:高蹈遗世。

(6)勋业:功名事业。

全文拼音版

wǎnlíngzhāngdàigōngtíng
zhòngwèipénghāozháixuānchéngshīzhōng
rénxiánwàngxiànglòujìngshèngshīqióng
hánshūwànjuǎnlíngluàngāngzhíxiōng
yǎnjiǎnxūnwàixiàoshānshuǐzhòng
chéncuīyōngbèitīngsōngfēng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其诗奇崛瘦硬,词亦清旷,代表作《登快阁》《寄黄几复》等。书法独树一帜,为“宋四家”之一。仕途坎坷,晚年屡遭贬谪。艺术追求“不俗”境界,诗书画均对后世影响深远,堪称宋代文化巨匠。

黄庭坚的诗

相关推荐

题虬上人房

〔唐代〕储光羲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江寒池水绿,山溟竹园深。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明代〕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己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唐代〕李白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