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着重写促织之“愁”,表现了“愁”之主人公内心哀怨的无可奈何,反映了生活的苦难在人的精神上的沉重,表现了对无力缫丝的贫家的同情和对那些不事生产而只顾发号施令、逼迫人民劳作的封建大小官吏的指责和讽刺。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促织
一声能遣一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
不解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促织》该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时作者在常州任上。耕者不得食,织者不得衣,瓦者不得居,是中唐新乐府以来较为普遍的主题,反映织妇的苦难,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
翻译注释
翻译
你鸣叫一声,能使一人发愁,你从夜到明,声声鸣个不休。
你不会缫丝,又不替人纺织,却强横地出口,催人赶制衣衫。
注释
(1)促织:昆虫别名,即蟋蟀。又称蛐蛐、莎鸡。其鸣声有似织布时织机的响声,往往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催织、纺纱娘。
(2)遣:致使。
(3)终夕:通宵,整夜。
(4)解:懂得,了解。
(5)缫丝:就是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丝。
(6)强:强横、无理。
(7)衣裘:此指官府及富绅之家所用的豪华衣衫。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杨万里的诗
相关推荐
送客归江州
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三字令·春欲尽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送子相归广陵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袁州州学记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减字木兰花·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哀陇民
陇山千万仞,鹦鹉巢其巅。
穷危又极险,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之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一得,十人九死焉。
陇川有戍卒,戍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至金堂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今此陇民属,每岁啼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