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南北朝〕鲍照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作品简介

《咏史》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四句写京都之繁华,豪族之奢侈。中间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最后四句引用严君平的典故,表达了对仕途不介于心的高旷胸怀和豁达的精神。这首诗构思巧妙,详略描写恰当,对照鲜明,比喻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咏史》这首诗作于太始二年(466年),宋孝武帝刘骏死后,世人矜财货、重名利,与坚守寂寞、与世相弃的君平形成强烈的对比,益发显示了世风的奢华、腐朽。作者为了表达对于官僚贵族的强烈憎恶,以及自身对耿直高洁品格的坚守,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五大都市,自夸财富雄厚,三川一带,热衷于名利追逐。

有钱的富豪,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明经的士人,能够得到高官厚禄。

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耸韵屋脊,像鱼鳞一样密布。

做官的,华美的帽缨随风飘动,闲游的,骑着快马在城中漫步。

凌晨时分,天上依旧繁星闪烁,官宦们的车驾,已如风云般涌入。

宾客与仆从,随之纷至沓来,黑乎乎的土地上映照着鞍马的光芒闪闪。

寒来暑往,似乎只是一瞬,百花纷纷争艳,只趁春光明媚之时。

唯独严君平,甘于寂寞不慕荣利,俗世不用他,他也不求入仕。

注释

(1)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

(2)矜:自夸。

(3)三川:秦郡名,治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

(4)养声利:追求名利。

(5)不市死:不死于市中。

(6)衢:大道。

(7)飞甍:高耸的屋脊。

(8)鳞次:像鱼鳞一样密布。

(9)彯:长带摆动的样子。

(10)竦:执。

(11)轻辔:是指善跑的马。辔,辔头,御马索。

(12)轩盖:带篷盖的车,达官贵人所乘。

(13)云至:云涌而来,极言其多。

(14)宾御:宾客和侍者。

(15)飒沓:众多的样子。

(16)一时:一时间,刹时。

(17)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他在成都以占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全文拼音版

yǒngshǐ
dōujīncáixióngsānchuānyǎngshēng
bǎijīnshìmíngjīngyǒugāowèi
jīngchéngshíèrfēiménglín
shìpiāohuáyīngyóusǒngqīngpèi
míngxīngchénwèixuāngàiyúnzhì
bīnfēnānguāngzhào
hánshǔzàishífánhuáchūnmèi
jūnpíngshēnshìliǎngxiāng

作者介绍

鲍照(414—466),字明远,南朝宋诗人,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以乐府见长,风格雄健奔放,《拟行路难》开创七言歌行新风。代表作《芜城赋》以骈文写兴亡之叹,被誉为六朝名篇。因任临海王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死于乱军之中。鲍照诗风雄健奇崛,对后世李白、杜甫等影响深远,是南朝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重要作家。

鲍照的诗

相关推荐

咏早梅

〔南北朝〕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咏愁

〔宋代〕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咏笼莺

〔清代〕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咏庭梅寄人

〔唐代〕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咏贫士七首·其六

〔魏晋〕陶渊明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