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注释
(1)崦:印“崦嵫”,古时传说太阳落山的地方。
(2)初夜:黄昏。
(3)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4)世界微尘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语出《法华经》。
(5)宁:为什么。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1)崦:印“崦嵫”,古时传说太阳落山的地方。
(2)初夜:黄昏。
(3)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4)世界微尘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语出《法华经》。
(5)宁:为什么。
《北青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李商隐曾有一段玉阳求仙学道的生活,在山中访问僧人的途中时,忽悟禅理之事时,于是作下了《北青萝》这首诗。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生物趋功日夜流,园林才夏麦先秋。
绿阴黄鸟北窗簟,付与来禽安石榴。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