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别湖上亭

〔唐代〕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春风里惜别往日喜爱的湖上亭,轻盈的柳条藤蔓牵系似有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久住柳枝的黄莺跟我是老相识,依依分别之时频频啼叫四五声。

注释

(1)移家:犹移居,搬家。移,迁徙。

(2)湖上亭:湖上的水亭,指故居所在地。

(3)好是:爱此。一作“好去”,则为唐时口语,劝行者之词。

(4)系:系念,挂念。

(5)浑:简直,几乎。

(6)频啼:连续鸣叫。

(7)四五声:一作“三五声”。

移家别湖上亭拼音版

jiābiéshàngtíng
hǎoshìchūnfēngshàngtíngliǔtiáoténgwànqíng
huángyīngjiǔzhùhúnxiāngshíbiépínshēng

作品简介

《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诗人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首句先写湖上旧居的春日风光好,后三句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此诗用字非常讲究情味,所用的拟人化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

创作背景

《移家别湖上亭》这首诗作于诗人搬家时,因对故居有着深厚感情,难以割舍故居的一草一木,故有此作。

作者介绍

戎昱(744—800),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少举进士不第,遂纵游名都。大历初历任荆南、桂管、辰虔等使府幕僚。建中三年任侍御史,次年贬为辰州刺史。其诗多感时伤世,反映战乱现实,风格沉郁,语言清丽。名作《咏史》讽刺朝廷和亲政策,传诵甚广。《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戎昱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江亭

〔唐代〕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汴河亭

〔唐代〕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洗然弟竹亭

〔唐代〕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涟上题樊氏水亭

〔唐代〕高适

涟上非所趣,偶为世务牵。

经时驻归棹,日夕对平川。

莫论行子愁,且得主人贤。

亭上酒初熟,厨中鱼每鲜。

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

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

四时常晏如,百口无饥年。

菱芋藩篱下,渔樵耳目前。

异县少朋从,我行复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风涛还眇然。

构法华寺西亭

〔唐代〕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

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

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

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潺。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

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

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重题郑氏东亭

〔唐代〕杜甫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唐代〕李白

王子耽玄言,贤豪多在门。

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树色老荒苑,池光荡华轩。

此堂见明月,更忆陆平原。

埽拭青玉簟,为余置金尊。

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

何时复来此,再得洗嚣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