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满地冰霜斗室居,虽然困顿亦舒徐。
懒思尘世无穷事,补读吾生有用书。
饭罢聊将閒步数,睡馀常觉客心虚。
忘言自得静中趣,过尽门来显者车。
全文拼音版
相关推荐
人月圆·甘露怀古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月圆·梅
天公应自嫌寥落,随意着幽花。月中霜里,数枝临水,水底横斜。
萧然四顾,疏林远渚,寂寞天涯。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
人月圆·为细君寿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人日即事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人月圆·春晚次韵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