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宋代〕柳永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作品简介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英英的“腰肢软”,以柳之轻柔与赵飞燕的“柔若无骨”张目,表现舞姿的美妙;下片描写歌舞节奏逐渐加快,舞者随节奏的变化,舞姿神态亦不断变化,不断翻新出奇,令观者目醉神迷。全词章法谨严,秀润清朗,洵为佳作。

创作背景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此词实为赠妓而作。为答谢柳永的深情厚谊,歌妓英英编了一段精彩的舞蹈。练习途中,歌妓因为心急扭伤了腰,她又急又恼,垂泪不止,柳永听闻此事,急忙赶去探望,心下深觉感动。为了安慰她,柳永在她的房中写下这首《柳腰轻》。

翻译注释

翻译

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腰肢柔软好像章台街的柳枝,堪比昭阳宫赵飞燕之轻柔。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富贵人家的筵会上,都争着以千金之价选她去作陪。只见她回头看了看,音乐开始飘扬,她随之翩翩起舞,似杨柳扶风,身上的佩环也随着舞蹈微微颤动。

突然转入了《霓裳羽衣曲》中节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轻盈的身段,紧紧地依檀板声而舞。英英一会儿慢舒广袖,一会儿急动莲步,进退之间仪态万方,表情丰富多变,妩媚多姿。看英英之美,何止是倾国倾城,她突然回头的一刹那,足以令万人为之消魂!

注释

(1)英英:当为歌妓或舞娘名。

(2)章台柳、昭阳燕:“章台柳”句:唐代诗人韩翃在“安史之乱”中与姬妾柳氏一别三年,思念之中以诗《寄柳氏》相寄,柳氏复诗《答韩翃》。章台,汉代长安繁华街道,是当时妓女聚居处。昭阳燕,指汉成帝后赵飞燕,身轻善舞。这里以赵飞燕之“柔若无骨”与前句“腰肢软”相照应。

(3)是处:到处,处处。

(4)霓裳促遍: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聆听天乐后而制成(详《唐逸史》《广德初异录》)。实为西凉乐,原名《婆罗门》,乃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促遍:古代音乐术语,唐宋时期大曲的一个曲部,以急拍子为主。促,促拍;遍,大曲的段落。

(5)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盈,通“赢”。

(6)檀板:檀木所制的拍板。《旧唐书·音乐二》:“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扦。”

(7)莲步:形容美人步态。《南史·齐东昏侯传》载,东昏侯用黄金制成莲花贴在地上,命宠妃潘妃行走于上,谓“步步生莲花也”。

(8)倾国倾城:喻指绝美的女子。《汉书·外戚传》:(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9)肠断:本指忧愁不堪,此指倾慕不已,以致内心难以承受。

全文拼音版

liǔyāoqīng··yīngyīngmiàoyāozhīruǎn
yīngyīngmiàoyāozhīruǎnzhāngtáiliǔzhāoyángyànjǐnguāngàitángyánhuìshìchùqiānjīnzhēngxuǎnxiāngguǎnchūtiáoqīngfēngpèihuánwēichàn
zhàchángbiànchěngyíngyíngjiàncuītánbǎnmànchuíxiáxiùliánjìn退tuìróngqiānbiànsuànzhǐqīngguóqīngchéngzànhuímóuwànrénchángduàn

作者介绍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多写市井生活与歌妓情思,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开创“慢词”长调体裁,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流传极广。虽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晚年中进士后仅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词作“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的诗

相关推荐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宋代〕苏轼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插田歌

〔唐代〕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田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

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宋代〕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